奔驰又开始不务正业了。
讲真,每当我觉得车圈已经卷到要把地球Online服务器都干烧了的时候,奔驰总能跳出来,用一种极其优雅且古典的方式,提醒所有人,什么叫真正的“玄学”。最近,他们那个首席设计师戈登·瓦格纳,又出来整活了,预告了一款全新的电动轿跑概念车,还说灵感来自“史上最美汽车”。
你看,这就是典中典。当比亚迪在琢磨怎么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塞进十五万的车里,当小米在研究怎么让雷总的演讲稿更有穿透力,当蔚来在思考下一个换电站应该建在哪个高速服务区的厕所旁边时,奔驰在干嘛?他们在思考“美”。
这事儿本身就非常魔幻,像是在一场血肉横飞的巷战里,有一个大哥突然开始打太极。
那个所谓的新概念车,最扎眼的就是那个巨大无比的前脸格栅。在一个电动车根本不需要进气的时代,搞一个这么大的格栅,它图什么?它不图散热,它图的是一个“精神图腾”。它不是格栅,它是一个移动的“信仰充电口”,专门吸收路人投来的,混杂着羡慕、嫉妒和“这什么玩意儿”的目光。那个三叉星徽标,在里面闪闪发光,生怕你在三公里外认不出这是辆奔驰。这已经不是设计了,这是在给自己的品牌焦虑做一个金钟罩铁布衫。
因为在今天,电动车的外形越来越趋同,像一堆压缩毛巾泡水里发开了一样,大家都是流线型,都是隐藏式门把手。这时候,谁的牌子更大,谁的牌子更亮,谁就赢了。品牌,品牌,还是TM的品牌。
然后是那个内饰,说是借鉴了“装饰艺术”时代的美学,配上蓝色氛围灯。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装饰艺术”这四个字,第一反应就是“贵”,第二反应就是“难打理”。而看到蓝色氛围灯,我脑子里出现的不是什么未来感,而是我年轻时去的那些音响开到最大、空气里弥漫着奇怪香水味的夜店。
这玩意儿叫什么美学?这叫赛博朋克包浆。我最近在想,楼下便利店的关东煮是不是也算一种装饰艺术,毕竟萝卜和海带的几何排列也挺讲究的。讲真,把中控台搞得像个高级酒吧的吧台一样,真的能提升驾驶体验吗?并不能。但能过,就是能过。它的核心作用,是让你在堵车堵到心态爆炸的时候,低头看一眼这个蓝汪汪的“忏悔室”,然后长叹一口气,告诉自己:“这可是奔驰,值了。”
这就是品牌玄学最可怕的地方。会买奔驰的人,和会买特斯拉的人,其实是一种人。他们购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种信仰的周边,一个身份的确认码。你跟他们聊性价比,聊三电系统,聊智驾方案,就像是跟一个修仙者讨论微积分,驴唇不对马嘴。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而奔驰要做的,就是不断推出这种看起来“不务正业”的概念车,来当这座信仰教堂的屋顶琉璃瓦。
如果说现在的中国市场是一场“黑暗森林”式的掀桌子竞争,大家都在拼命,我活不了你也别想好。那奔驰的行为,就像是黑暗森林里突然有人点起了一支巨大的烟花。别人在用激光和二向箔互相毁灭,它在放烟花。你问他怕不怕?他会告诉你,能在这片森林里有闲心放烟花的人,本身就是一种最强的威慑。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但不是技术的降维打击,是心态的。同行看了也得傻。当你的对手已经不跟你玩同一个游戏的时候,你是最难受的。你一拳打过去,他直接变成了量子态,你打了个寂寞。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内氛围灯比作蹦迪现场,可能有点对不起那些真正花钱的设计师,但话糙理不糙,对吧?它服务的压根就不是驾驶本身。
所以,奔驰搞这个“史上最美”的概念车,压根就不是给普通消费者看的,也不是给那些天天盯着参数表的极客看的。它是给那些已经拥有,或者即将拥有奔驰的人看的“神谕”。它在说:“看,虽然世界变了,但我们没变,我们依然是那个能定义‘美’的奔驰。你们的信仰,没有贬值。”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让你心甘情愿地忽略掉很多现实的问题。
但讲真,这玩意儿有个屁用!在老头乐都能随便加塞的真实路况下,再美的“装饰艺术”也挡不住突然出现的外卖小哥。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优雅,在现实面前,脆弱得像一张餐巾纸。
所以,这款车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了证明奔驰依然是奔驰。它不需要在价格战里赢,它只需要用这种方式高高在上地存在。它就像一个武林神话,没人见过他出手,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很牛逼。
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