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城车”到“长城站”:量产坦克300出征南极,中国制造迎终极大考

10月11号这天,保定长城汽车的老巢里,办了场挺特别的签约仪式。桌子两边,坐的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长城汽车。这事儿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场普通的商业合作,更像国家队给民营车企出的一道终极考题。

最炸裂的消息是,一台咱们在马路上就能看到的量产版坦克300柴油车,不用任何特殊改装,就要直接开进南极长城站,给科考队当保障用车。这下可把人给整好奇了,就这么一台车,凭啥能拿到去地球最南端的入场券?

一台量产车就想闯南极?

当长城汽车的副总裁刘艳钊,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刘顺林的手握在一起时,这事儿就算板上钉钉了:长城汽车,成了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的新伙伴。这份认可,分量可太重了。

从“长城车”到“长城站”:量产坦克300出征南极,中国制造迎终极大考-有驾

刘艳钊也坦白,这份认可,现在已经变成了沉甸甸的责任。那句“从‘长城车’到‘长城站’”,听着是豪气干云,背后没点真东西,谁敢这么说?毕竟南极那地方,可不是给你去撒野的,每次出门都关系到队员的命。

国家队选车,眼光毒辣得很。动力猛不猛?烂路过得去不?零下几十度能不能打着火?油品挑不挑?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要命。长城汽车能从众多品牌里杀出来,算是把这场“面试”给通关了。

车去人也去才叫真本事

你以为只是送几台车过去就完事了?那格局就小了。这次合作,长城汽车的技术人员,要跟着一块儿去南极,摇身一变成了中国极地科考队的正式队员。这可是头一回。

这就意味着,长城不再是那个只管卖装备的供应商了。他们要深入一线,亲自保障这些车辆的正常运行。工程师们在南极现场扒拉上来的第一手数据和问题,那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宝贝,回来就能直接用在自家产品的改进上。

从“长城车”到“长城站”:量产坦克300出征南极,中国制造迎终极大考-有驾

这简直就是一种全新的“共创”模式。把民营企业的技术家底,和国家科研的需求死死地绑在一块儿,一块琢磨怎么让咱们自己的科考装备,不再受制于人。

来我家看暴风雪

光说不练假把式,实力才是唯一的通行证。签约那天,极地中心的专家们也直接被请进了长城汽车技术中心的核心老巢,亲眼看看这家长城到底有啥能耐。

好家伙,在环境风洞试验室里,一场模拟南极的暴风雪说来就来。温度嗖地一下就降到零下快30度,一台坦克300就停在风雪正中央。就这种环境下,车子一键启动,除霜、暖风反应神速,所有操作都跟在自家地库里一样顺溜。

这一幕,可不是为了签约临时搭的台子唱的戏,而是人家整个测试体系里的常规操作。据说长城这套验证体系,能覆盖2000多个试验项目,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从“长城车”到“长城站”:量产坦克300出征南极,中国制造迎终极大考-有驾

中国制造的大考

授牌的时候,坦克300柴油版正式拿到了“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的身份认证。最关键的一点,我得再强调一遍:去南极的,就是这台量产车,没经过任何“魔改”。

这不光是对长城越野车的一次实战检验,更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头一回让一台量产车,直接去地球最南端,接受最真实、最残酷的环境捶打。它要在南极干的,是运输和后勤保障的活儿,每一次点火,每一次出发,都是对“中国制造”这四个字的一次大考。

笔者以为

从“长城车”到“长城站”,就这四个字,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跟跑到自信的一大步。这不单单是哪个品牌的胜利,更是国家科研力量和本土产业力量的一次完美联手。当咱们自己造的车,能在地球上最冷酷的地方,为国家的科学事业保驾护航,那它代表的意义,早就超出一台车本身了。可以想见,未来那台行驶在南极冰原上的坦克300,它不只是一台交通工具,更像是一面流动的五星红旗,告诉全世界,中国制造,到底有多硬核。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