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已经过去,各大汽车品牌却高兴不起来。看似繁荣的车市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全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高达56.6%,超过七成的经销商上半年未能完成销售目标。更惊人的是,全国乘用车库存已达345万辆,按单车15万元计算,超过5000亿元资金被冻结!
库存压顶,利润下滑,经销商苦不堪言。
为了消化库存,经销商不得不大打价格战。6月整体车市折扣率高达24.8%,84.4%的经销商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境。这种恶性竞争不仅压缩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也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终损害消费者利益。
价格战也引发了二手车市场的动荡。 新车价格持续下跌,导致二手车保值率下滑,部分新能源车型甚至出现“残值断崖式下跌”的现象。
为了摆脱困境,部分车企已经开始行动。 比亚迪实施库存熔断机制,奔驰推进渠道改革缩减经销商数量,林肯中国推行“星火燎原”轻量化改革……
专家指出,中国车市须从价格战场转向价值高地。 主机厂、经销商、消费者三方需要共同努力,构建共赢的生态体系,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场转型,本质上是汽车流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它将重塑整个行业的未来格局,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