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缺货、旧车涨价,新国标过渡期购车策略分析,再等等新版电动车

走进电动车市场,你会发现不少经销商店面里摆的还是旧国标车型。 问起新国标车,老板往往两手一摊:“还没到。 ” 多个省市的经销商都反馈,新国标电动车目前没有现货,具体什么时候到货也没个准信。

新车缺货、旧车涨价,新国标过渡期购车策略分析,再等等新版电动车-有驾

旧国标车的价格却悄悄涨上去了。 一位杭州的经销商透露,从8月上旬开始,总代理对老国标车型每辆就涨了120元。 这主要是很多老车型已经不生产了,市场需求又大。 旧国标车前段时间还在清仓处理,价格一度触底,但新国标实施后,反而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新国标车迟迟不见踪影,背后有几层原因。 厂家需要时间重新调整生产线,以适应新国标对车辆设计和制造更高的要求。 主要零部件的供应也存在短缺问题。

新车缺货、旧车涨价,新国标过渡期购车策略分析,再等等新版电动车-有驾

新的强制性认证流程复杂且耗时。 新国标的检测认证项目从原来的38项大幅增加到112项,这显著延长了产品上市时间。 指定检测认证机构需要按照新标准要求设计新的检测认证流程、购置设备、申请CMA资质、更新实施细则等,这些都需要时间。

旧国标车涨价,听起来反常识,但符合市场规律。 经过几个月的清仓处理,旧国标车的库存已经见底,市场库存量并不多了,成了稀缺资源。 同时,新国标车没有到货,经销商能卖的只有旧国标车,于是出现了商家惜售的情况,不再着急清仓。 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上涨。

新国标车在安全性能上下了不少功夫。 最重要的是强化了防火性能,明确电动自行车塑料配件重量不得超过整车重量的5.5%,并强化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要求。 通过减少塑料件使用,可以在火情发生时延缓火势蔓延速度,降低燃烧强度。

新车缺货、旧车涨价,新国标过渡期购车策略分析,再等等新版电动车-有驾

新国标还从技术层面设置了“防篡改”门槛,从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并通过“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的互认协同功能,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

一些人性化的调整也很实用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比如不再强制要求所有车型设置脚踏骑行装置,给车型设计更多空间。 整车重量限制也调整了,使用铅酸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上限从老国标的55公斤提升至63公斤。 这意味着可以安装更大容量的铅酸电池,部分车辆的续航里程可增加约20公里。
新车缺货、旧车涨价,新国标过渡期购车策略分析,再等等新版电动车-有驾

新国标车价格上涨,背后是实打实的成本增加。 阻燃材料是一大块,塑料件必须使用UL94 V-0级阻燃材料,成本比普通塑料贵15%-20%,单这一项就推高整车成本100-150元。

认证成本也激增。 3C认证检测项从38项暴增到112项,每辆车认证成本分摊约50-100元。 同时,“一车一票”政策要求每辆车必须开发票登记车架号,税费成本也硬涨了超过100元。

原材料也在全线涨价。 铅价半年涨超20%,48V铅酸电池成本增加50-80元;车架冷轧钢材涨14%,电机铜材涨12%。

新车缺货、旧车涨价,新国标过渡期购车策略分析,再等等新版电动车-有驾

政策设置了一个过渡期:2025年9月1日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可以继续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12月1日前仍然可以购买并上牌旧国标车。

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 各地政府可能会借助以旧换新等政策加速更新换代。

新车缺货、旧车涨价,新国标过渡期购车策略分析,再等等新版电动车-有驾

现在消费者面临一个选择:是趁现在购买旧国标车,还是等待新国标车? 旧国标车目前价格优势减弱,甚至和新车预估价差不多。 但旧车款式选择可能更丰富,对于一些有个性化需求的用户来说,旧标车无需应对新国标严格的防篡改限制,改装空间更灵活。

新国标车则在安全性和合规性上更有保障,完全满足当前的国家政策,不用担心接下来会被淘汰。

新国标旨在提升安全,但增加的成本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人们愿意为安全付多少? 当政策导向与市场现实碰撞,是安心重要,还是眼前的性价比和选择自由度更实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