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盒子造型硬派SUV新选,iCar V27增程四驱配置曝光
前阵子在车友群里,大家又开始聊起那些“看着就想去撒野”的方盒子SUV。有人说自打坦克300火了以后,这种复古直角的造型真是越来越多。北京BJ40、深蓝G318,还有路虎卫士啥的,朋友圈里都刷过一轮。这不,奇瑞也没闲着,新近放出来的iCar V27谍照,在群里被调侃成“卫士平替”。我那修车老王还开玩笑,说以后城里人扎堆买这类车,不知道洗车店会不会涨价。
其实V27这外观,一眼看过去确实有点熟悉感。正面立体感很强——前舱盖隆起来一块,看着挺有肌肉范儿;三条横杠中网,两边嵌进去的大灯组,中间圆环LED日行灯带透镜远近光源,这些细节做得还挺讲究。我邻居小赵第一次见照片,还以为是哪家改装厂出的作品。他说夜晚开出去,那尾灯矩形环状光带贼亮,“比咱小区门口保安亭还显眼”,他说。
尾部设计上,全尺寸外挂备胎、侧开的后门,加上高位刹车灯和粗壮包围,有点当年BJ212那味道,但现代多了不少。去年冬天,我跟几个朋友去郊区露营,有辆城市SUV因为底盘太低直接卡沟里出不来。如果用V27这种离地220mm+的数据,再加上接近角离去角不错(听销售顺嘴提了一句),估计不用叫拖车师傅帮忙。
侧面线条特别规整——A到D柱几乎垂直下地,顶棚和扰流板连成一气,高肩线黑色裙边配宽大轮眉,这风格真是硬朗到底。有个冷知识:V27全系标配黑色行李架,上次微信群有人问能不能装自行车架,据说原厂支持好几种拓展件。不过也有槽点,比如五辐碳纤维封闭轮圈,看着帅气但容易挂花,一哥们刚提的新V23就被他媳妇倒库时蹭掉漆了半圈,他心疼得够呛。
内饰部分,其实从现款V23能猜到走向,大面积软包手感不错,用料算厚道。我亲戚坐进来第一反应就是“像家里的沙发”,尤其是真皮座椅加热通风按摩都给安排上了。据说主驾还有腰部支撑可调,不过副驾略简单些。“空调出风口长得像飞机引擎”——这是我技师表弟的话。他喜欢那个悬浮中控屏,说UI界面响应快,比某合资品牌不卡顿多了。但无线充电板位置偏靠后,要不是胳膊长点儿,还真不好拿手机出来接电话。
科技配置方面HUD抬头显示、中控大屏这些都有。有意思的是方向盘两侧触摸按键,我第一次试的时候总误碰,经常莫名其妙切歌或者开导航。后来才发现可以自定义功能区域,不过设置菜单藏得比较深,不太适合年纪大的用户折腾。另外隐藏储物槽是真的多,上回朋友娃在后排睡觉,把奶瓶塞进门板夹层差点找不到,也是服气设计师脑洞这么大。
动力系统嘛,是1.5T发动机搭配增程器(据传热效率44.79%),再拉一个单电机或双电机版本出来。我修理铺那老杨一直念叨:“现在增程混动省油归省油,就是别忘定期检查冷却液。”他说之前遇到个客户只顾跑纯电模式,把发动机养护全忽略,到最后冷启动时噪音吓人。所以即便官方宣传CLTC工况纯电200公里、满油满电续航1000公里以上,也别偷懒啊,该保养还是要做。这台单电机420马力扭矩505牛·米数据也是听销售随口报的,说四驱版更猛一点。不过实际体验咋样,还得等首批用户反馈,现在谁也没真正摸过量产版嘛!
底盘强化处理,全铝结构+前双叉臂独立悬挂+H臂后悬挂(据传路虎同源技术)。微信群有人八卦说新款避震滤震效果提升明显,以前吐槽坦克300高速晃悠的人可以关注一下。但市区慢速通过减速带时偶尔会觉得弹跳偏硬,这是另一个修理工私下聊天透露的“小毛病”。
还有段趣事分享:去年年底,有位北方地区的小伙伴反映类似车型冬季极寒环境下启动稍慢,而且如果经常短途用纯电模式,会导致发动机偶尔出现积碳问题。所以建议每月拉一次高速,让发动机彻底工作一下。不然春检的时候维修站可不会手软收你清洗费用哦!
价格嘛,目前没人敢拍胸脯预测准数,但参考同级竞品来看,“平替”这个称号可能不只是玩笑话。今年8月1号迪拜全球首秀之后估计信息会更多,到时候朋友圈又该炸锅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