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车型持续下沉,应用场景逐步铺开
近,国信证券发布的能源电子月报可真是让汽车圈热闹了起来。从这份月报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些新变化。
在新能源汽车功率方面,200kW以上的主驱占比从2022年的9%提升到了2025年1 - 5月的25%,电驱高峰值功率也从2022年的255kW上升至2025年的580kW。这数据一出来,就说明咱们的电动汽车越来越“能打”了,动力更强劲,性能更出色。
再看看整车情况,根据中汽协数据,我国5月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达到了131万辆,同比增长36.9%,环比增长6.6%;产量127万辆,同比增长35.1%,环比增长1.5%。单月新能源车渗透率更是高达48.7%。这充分表明,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了汽车市场的主流。
在主驱功率模块方面,芯联集成、时代电气、士兰微、斯达半导这些国内厂商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海外厂商的份额则在逐步下降。未来,行业的竞争可能会更多地集中在头部厂商之间。
碳化硅的渗透情况也相当可观。2025年1 - 5月,新能源上险乘用车主驱模块中SiC MOSFET占比为18.6%,800V车型渗透率约13%,而在800V车型中,碳化硅渗透率更是达到了76%。这说明碳化硅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车型也在持续下沉,应用场景逐步铺开。
充电桩方面,2025年1 - 5月我国充电桩增量为158.3万台,公共充电桩增量为50.4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107.9万台。充电设施的完善,也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碳化硅等器件在汽车、数据中心、光储充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搭载碳化硅技术的优秀车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每日汽车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