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罕见亮相,却一改往日雷厉风行的“长城女将”形象。
她躬身与小鹏展台的观众互动,甚至蹲下身子询问用户对座椅按摩功能的体验细节,这一幕被镜头捕捉后迅速引发热议。
作为曾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并肩作战30年的“铁搭档”,王凤英2023年空降小鹏后,以“抓蛀虫、缩预算”的铁腕改革和重塑产品线的战略眼光,让小鹏汽车销量同比暴增。
王凤英的“累”恰恰印证了她的“燃”。
在小鹏的700多天里,她像一台高速运转的引擎:从砍掉冗余项目到重构产品逻辑,从亲测用户需求到带队研发智能驾驶技术,每一步都踩在“生死线”上。
G9改款风波时她连夜召开复盘会,P7i上市前她亲自把关座椅倾斜角度——这种“较真”背后,是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孤注一掷。
有人说她“丢了长城的霸气”,可看看小鹏X9上市首月订单破万的成绩单,这分明是“霸气”化作了“地气”。
至于与魏建军可能的“世纪同框”,我更愿称之为中国汽车人的“浪漫注脚”。
三十年前,她是长城从乡镇小厂冲向SUV王座的 “弹药库主任”;三十年后,两人分属新势力与传统车企 的领军阵营。
若真在展台相遇,或许不需要言语,一个握手便足以道尽中国汽车工业从燃油时代到智能时代 的薪火相传。
那些猜测 “暗流涌动”的人或许忘了,正是这种良性竞争,才让国产车从 “跟着跑”变成了 “领着飞”。
王凤英 的上海之行,既是 小鹏 “用户思维”的现场教学,也是 中国汽车人惺惺相惜 的缩影。
当我们在 #你会选择购买长城汽车吗#的话题下争论不休时,不妨看得更深些:无论是 小鹏 的智能突围,还是 长城 的硬派坚守,不都是中国制造向上的不同解法吗?
这场车展最动人的风景 ,或许不是某款新车,而是这群 汽车 人用半生热血写就的不负热爱。
如果你也曾为国产车 的逆袭 热泪盈眶,不妨点个赞,在评论区说出你的“中国 车 故事 ”——让我们记住这个时代 ,记住这些把青春焊 在生产线上的造 车 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