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暴涨的汽车城,藏着卖车不赚钱的秘密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叫金沙县的地方,搞了个亿坤汽车城,搞得风生水起,集聚效应拉满,吉利比亚迪进去之后销量噌噌涨,售后也哐哐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好像县域经济的任督二脉一下子就被打通了。

销量暴涨的汽车城,藏着卖车不赚钱的秘密-有驾

讲真,我看到这种新闻的第一反应,不是欣慰,而是恍惚。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搞“汽车城”这种上古神兽,还在吹“一站式选购”这种老掉牙的咒语。我不是说它不好,我只是觉得这事儿吧,特别赛博朋克,特别有种魔幻现实主义的美感。这就好像大家都在用AI炼丹,你突然掏出个八卦炉,说你这个火旺,能炼出九转还魂丹。

销量暴涨的汽车城,藏着卖车不赚钱的秘密-有驾

这不是升级,这是在用最后的力气,给4S店这个模式,修一座赛博陵墓。

过去卖车,是开餐厅。你地段好,装修好,菜好吃,服务员漂亮,就能活。客户是走着进来,看着菜单点菜的。大家比的是谁的佛跳墙更香,谁的包间更豪华。但现在卖车,是黑暗森林。每个潜在客户都是一个带着三体人监听设备的猎人,他在手机上已经把你家的底裤颜色、价格浮动、用户差评、甚至销售的提成点都扒得一干二净了。你的所有信息都是透明的,你面对的不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小白,而是一个比你还懂车的“懂车帝”。

妈的,这根本不是商业,这是战争!

在这样的黑暗森林里,亿坤汽车城这种模式,就是试图在森林中央,点起一堆巨大的篝火,然后脱光了衣服,身上涂满蜂蜜,一边跳舞一边大喊:“我在这里!我车多!我服务好!快来打我啊!”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说你们地球人就是这么搞闪电战的?

新闻里说,吉利银河的梁总很高兴,说以前经营十年,不如搬进汽车城一个星期,每天都有订单。比亚迪的闵经理也很骄傲,说月均30台,省市补贴一来能干到45台。

我理解他们的喜悦,真的。这就像在一个已经被重炮犁过一遍的阵地上,你发现你的碉堡还能扛,甚至还能打死几个摸上来的散兵,你当然高兴。但问题是,决定战争走向的,从来不是你这个碉堡有多硬,而是天上的卫星和无人机。

那个所谓的“集聚效应”,本质上是把一群瑟瑟发抖的散兵游勇,聚集到一个看起来更坚固的“物理锚点”里,互相壮胆。对于那些已经被线上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价格屠杀、直播话术轰炸到PTSD的用户来说,这地方就是一个避难所。他们宁愿相信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展厅,也不愿再去相信手机屏幕上那个笑得花枝乱颤的主播。

但能活,不代表活得好。能活,不代表有未来。能活,就是能活。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是完整经历过那个黄金年代的。那时候的4S店,那叫一个体面。销售西装笔挺,说话慢条斯理,给你倒的咖啡都是现磨的。你买个车,得客客气气,仿佛求着人家卖给你。现在呢?现在你走进任何一家4S店,尤其是新势力,销售比你还紧张,生怕说错一句话你就被隔壁的给抢走了。

因为我真的买过新能源,我知道现在用户决策的路径有多离谱。他可能是在B站看了一个UP主的吐槽视频,突然对某个功能种草;也可能是在小红书刷到一篇笔记,被某个颜色迷住;更可能是在某个车友群里,听一个老哥吹了半天牛,就非某个车不买了。

他的整个决策过程,像一个压缩毛巾,在线上被无数信息泡发、挤压、再泡发,等他最终走进线下这个所谓的汽车城时,他不是来“选”的,他是来“验证”的。验证一下这个车是不是跟网上说的一样帅,验证一下这个销售是不是像网上说的那么坑。他心中早就有了答案,你只是他完成仪式的最后一环。

销量暴涨的汽车城,藏着卖车不赚钱的秘密-有驾

所以,汽车城聚集的不是人气,是“验证流”用户。这些销量,本质上是线上流量的线下承接。它真正的价值,不是销售,而是那个新闻里一笔带过的东西——售后。

这才是图穷匕见的地方。

销量暴涨的汽车城,藏着卖车不赚钱的秘密-有驾

吉利说未来三个月要建成售后,比亚迪已经搞了个1000平米的售后店,还能上门取送车。看到了吗?这才是核心。卖车不赚钱,甚至亏钱,就是为了把你这个用户骗进来,然后用后续的维修、保养、保险,这些“输血管道”,把你牢牢锁死。这套路,互联网公司玩剩下的,现在轮到这些传统经销商捡起来当宝贝了。

我最近在想,如果把现在的车圈拍成一部剧,导演都不知道该怎么拍,因为每天都在反转,剧本都跟不上。

大家都在掀桌子。小米是直接把菜单撕了,说今天全场一块钱,随便吃,吃死算我的。蔚来的乐道更狠,它不光说不要钱,还说吃完我送你一个锅,回家还能继续煮。这种时候,你还在慢悠悠地讨论你的“集聚效应”,讨论你的店面装修,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最好的防守不是建更高的墙,是直接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大家一起没得吃,回家自己下面条。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个县城的商业升级,解读成一场存亡之战,好像有点用力过猛。但仔细一想,这不就是当下的现实吗?没有一个地方是世外桃源。县城的消费升级,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它同样被卷入了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法则里。

销量暴涨的汽车城,藏着卖车不赚钱的秘密-有驾

当然,你非要说它有没有用,那还是有的。就像我之前说的,对于信息过载的恐惧者,它是个物理上的定心丸。它让买车这件事,重新变得有那么一点点仪式感。

所以,亿坤汽车城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我不知道。也许它真的能靠着售后服务这根“输血管道”活下去,成为当地一个特殊的存在。也许它会成为当地中老年人的一个社交中心,毕竟,有什么比吹着空调,看着亮晶晶的铁疙瘩,聊着谁家孩子更有出息,更能打发一个无聊的下午呢?

这本身就是一种玄学,一种属于县城生活的朴素信仰。会去那里买车的人,就是需要那种感觉。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或者说,你爱过一种确定的感觉时,你就懂了。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