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丨激光雷达标配,智界R7/S7迎来升级——这是一场智能驾驶的“排兵布阵”
作者:仿和菜头文风(字数约1000字)
说起国产新能源车圈的“厮杀”,那叫一个扑朔迷离。有的主打大电池,有的主打智能座舱,还有的张口闭口“自动驾驶”,就差告诉你:“买我,就是上天!”如今,智界带着新款R7和S7杀回来了,场面依旧花哨,参数依然唬人,但这次,他们选择了亮明底牌——全系标配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192线激光雷达外加一套后向高精度固态雷达包围。说得直白点,这就是给所有对手下了个“请你跟着我起步”的战书。至于到底能不能打通关,那咱们得慢慢聊。
一开场,气势便不同——你能想象过去车企还在为激光雷达是不是选装做文章,这次智界R7/S7却一律直接标配吗?辅以4D毫米雷达和那只像“吸猫神器”一样的辅助驾驶提示灯(小蓝灯),仿佛不是在卖车,是在给你装配未来出行“宇航服”。甚至主驾驶还配上了零重力座椅,打工人一坐下,脊椎比在办公室还幸福。什么才叫懂“内卷”?这可能就是蔚来、小鹏、理想们凌晨看新闻会默默骂一句“卷麻了”的那种恐怖。
当然啦,智能装备、配置升级这些都是宣传册上的“讲故事”环节,它们远不像看实车时的惊鸿一瞥来得直接。新款R7对前脸做了两处改造:更换品牌LOGO,同时前大灯也微调,底部加上镀铬装饰条,前包围也带了新花样。从渲染图看,配黑色运动套件时,21英寸熏黑轮毂加红色刹车卡钳,谁还不是个赛道梦想家?再看后视镜底下多装了个麦克风——你以为是降噪,实际上也许是为了捕捉路边小摊油条的叫卖声,更好“理解中国路面生态”。
新配置,真诚还是套路?
新款R7尾部也不甘落后。贯穿式尾灯、黑色小鸭尾尾翼继续沿用,下包围做了分层处理,让后撅的线条更立体,层次分明,不再是“宽体胖墩”那种老土审美。S7则保持低调,与现款区别不大——聪明人都知道,中大型轿车本就是比拼气质,谁家后包围做得花反倒不伦不类。
相比外观的创新有限,内装才是真正降维打击。以往零重力座椅还是选配新鲜玩意儿,新R7主副驾一律上齐,连冷暖箱和21扬声器也是标配(现款部分只可选装)。你说体验重要还是配置重要?智界告诉你:都得有,不然怕错失一个打工人的心。论“内卷”,华为背后支持的车企显然更懂这代用户的调调。
参数还是那一套,卖点还是那些
老规矩,动力系统还是用的1.5T增程,电驱部分支持后驱与四驱。续航方面,CLTC标准下增程后驱360公里、增程四驱331公里,纯电版本从667公里到802公里,基本上不多也不少,刚好卡在主流区间。讲道理,拼参数的年代早就过去,但“长续航”依旧是消费者心动的加分项——哪怕可能大半辈子也不会真跑两次长途。
顺带一提,R7属于中大型SUV,对手是比亚迪唐L、星途星纪元ET,S7则主打纯电轿车阵营,对标小米SU7、极氪001、智己L6等强敌。你要单拼价格,21.9万-32万的区间,比亚迪、极氪、小米几乎全在卷。但如果看6月销量:R7卖了3194辆,S7才491辆,差距有点大——市场终归不是光凭一堆噱头就能拿下江山。
以小见大,买智能汽车的不只是买科技
看到这里,你或许该明白,智界这次的最大野心,不在卖几个零重力座椅。它押注的是——通过全系标配超高规格智能驾驶乃至辅助软硬件,提前占据“真正自动驾驶”量产车的舆论高地。就像智能手机之战,成功者不靠硬件汇总,而靠全栈体验的完成度。在一众“自研”、“含华量”逐渐拉满的国产电车序列里,谁率先把技术变成体验,谁才有未来。
至于那些仍把车当代步工具的用户,无非轻点屏幕,看花哨介绍视频,最终背靠流量和价格起舞。终局或许并不会因一两个技术指标改变,毕竟——汽车再“聪明”,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开回家。因此,智能电车的战场,比拼的不仅仅是配置,更是品牌背后的软硬一体与进化能力。
谁能在这场“智能出行”的马拉松里笑到最后?现在还没人能回答。但毫无疑问,智界正用自己的方式,朝着那个未来抡起大锤。这一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