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

大家有没有发现,新能源车渗透率第一次突破了60%,2025年才到九月,这可是真真切切地写进历史的大事件。这个60%,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以后满大街看到的全是插电的、纯电的、增程的?是不是烧油的车越来越像文物,甚至连车管所的工作人员都快忘了怎么上牌?这么一看,把“新能源替代油车”的大旗给彻底插起来,真都快成为现实了。

但再看看总销量,本周全国才36万台车,新能源21.8万台。这总数跟2024年高烧状态时比,明显是降温了——足足环比下滑了23.57%,堪比北京这几天秋老虎一过,体感温度直线下来了。不过呢,尽管整体上冷了那么一截,新能源的这股劲儿还硬是一点儿没消,60.1%的渗透率,是靠大家实打实买车撑起来的。为啥这个局面?难道大家突然都爱电动了还是别的啥原因?这是个值得琢磨的大问题。

说到竞争格局,那是越看越明了,首先比亚迪依然是一骑绝尘。你瞅瞅,合计卖了52500台,不管是自家那几大品牌,还是这个方程豹,那仰望,无论是D9还是钛3,基本都能分一口蛋糕。别以为这些名字像小学生看的动画片,其实真正干货就在细分市场,有跑量的、有拔高端的,有专挑增程市场的——全覆盖。比亚迪简直是把中国人买车时那点爱凑热闹、讲排场、讲性价比的劲头拿捏得死死的。

再说鸿蒙智行,这名字一直有人拿来调侃,啥意思,大伙都明白。重点是问界的M8、M9拉满了数据,问界M8四千多台,M9也有一千九百多。比亚迪比的是“能卷”,问界则是拼“能整活”,从鸿蒙系统到鸿蒙智驾,再到那个车机界老大自封的花里胡哨——竟然真的有一堆消费者愿意买账。你说是不是现在“买车看品牌,选车看系统”?好像越来越不是开玩笑。

讲到特斯拉,之前这货月初销量都是疲软,结果今年九月一开头,Model Y靠新款L大幅拉高销量,到9300台,Model 3也过了五千,这阵势似乎就是“稳坐钓鱼台”。你们会不会觉得奇怪,特斯拉全球降价,国内没有跟太紧,但照样有人愿意出手,而且是月初就冲进去。不用说,特斯拉就是理性消费里的“最后信仰”,不论国内厂商怎么卷配置、卷性价比,最后还是会有一部分人,认死理地要特斯拉,理由嘛,也许就是“买了不会被坑”四个字。

后头说说新势力。小米则是典型的现象级玩家,这波SU7、YU7都过了3000,够狠,第一年上市就能把销量打进前几,雷老板也算是证明,“有技术有流量,大厂脸吃得开”。不过我也得问一句,买小米汽车,图的是啥?便宜、好用、智能化?还是被雷总的耿直圈了粉?等小米开更多线下店面之后,效果可能更猛,甚至有可能成为新一代“国民家用神车”。

零跑、岚图、极氪这种,到底算不算活下来了?每家都能出点爆款,但整体销量看,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零跑C10带头,2590台,还行,爆款B01和C11都在2000台出头;极氪也是007/GT还有001撑场面,总体稳定在两三千台。你说它们接下来怎么走,是也想往高端蹿?还是往下扎根到出租、网约、营运车?这两年一线城市你随便扫个网约车平台,不是比亚迪就是极氪、零跑,滴滴也整合着搞新能源,这算不算行业新趋势?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小鹏其实一直给人一种技术控的印象,自己发布会场场不离“智能”、“自动驾驶”,实际销量M03一枝独秀,两千多台,其他的P7、G6、G7加在一起,比起头几名还差点意思。是不是智能已经不够吸引人了?还得“智能+便宜+补贴+大空间”齐活才管用啊?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说到蔚来、理想,这俩靠着早年起步,牌子立住了,也有稳定小圈用户。蔚来的L90算是撑住门面了,乐道现在有点新势力老本行那味儿。理想则是家用增程高端市场的守门员,L6、i8都在一千多台波动。也可能理想觉得反正手里吃着现成肉骨头,不用太拼,慢工出细活,下一代全新平台一到位,销量就又能拉起来。问题是,别人卷都快卷疯了,你再慢慢悠悠,也许等不及。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这一里一外对比下来,新能源最大赢家其实还是“失业的油车”。为啥呢?你以为新能源卖得好,油车就没人要?还真不是,虽然新能源已经洞穿市场大半江山,但真正那些图心安不想碰电池的,比如以为充电麻烦、续航焦虑,或者关键时候发现公共充电桩还是不够多的,这些人还是在等等,要么继续留守油车老本营不动如山。明明很多主力车企已经纷纷表态不再上新油车,谁敢断言两三年后就没人买油车了?要不然为啥还有那么多工厂暗地里囤一手配件?

60%的渗透率,意味着“新能源已成主流”,但并不表示它真的已经无死角渗入到所有群体。你买得起房,买得起车,操心的是Chip、操心的是性能;像那些下沉市场、二三线城市甚至小县城,停车、充电依然是个事儿。说穿了,便宜的新能源车还是打不过二手油车几十万公里无大问题、上路不怕心疼的优势。未来可能真的不会是“电动一统天下”,但至少无可争议地进入“强者恒强”的阶段。

再仔细一琢磨,这些上市新能源厂商,卷到了极致,是不是最后剩下一条出路——“卖服务”?你像鸿蒙智驾、比亚迪的云辇系统、极氪搞的车主俱乐部,将来甚至连电池电量、OTA系统都做成服务分层。智能时代的卷到头了,靠造车硬件拉开不到多少距离,最后谁把客户的长期服务体系建立起来,谁才能留住老客户。不然,低价高配一轮一轮,无休无止,行业都得被拖死。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所以啊,今天的新能源销量和渗透率,不只是体现在数字上,其实是中国汽车工业变迁、消费群体演化、人心交锋的集中反映。这60%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竞争周期、新旧技术交替的大幕刚开。下一个问题是,到底还能高到哪去?下一个技术突破,新能源车到底能不能摆脱那一身电池“包袱”,成为真正的“无忧出行”?等着看吧。

但不管你买不买新能源,有没有被这一阵风吹得心潮澎湃,其实都摆脱不了一件事:汽车这玩意,已经变成了中国科技实力、经济活力“活名片”。以前咱只会造,今天咱能卖、能卷、能创,把全世界的玩法玩了个底朝天。渗透率突破60%,这只是另一个开始,接着往哪卷,怎么玩,怎么看,不如大家一起来想想:下一个60%会发生在哪?是不是还要再创新的生活新场景,甚至让一部分人重新思考汽车的本质——到底是啥?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新能源渗透率破60%,比亚迪领跑销量,小米特斯拉表现抢眼-有驾

你说,可能吗?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