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大半年,终于买了车。刚开始其实挺烦的,一堆车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关键我自己也不是车圈专家。到底怎么挑?我也琢磨了一圈。自己其实挺偏向理性点的,没啥盲目追新潮的意思,也不喜欢只看外壳忽略了硬核的底子。这次买车,我主要把安全、空间、外观、预算几个点拆开来衡量。
首先说说安全。这个真是我最在意的点。有次朋友开玩笑说:你每天开车,保险箱装满了。我还真觉得,也不只是装满,是拼命地保证能跑能跑稳稳。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奇瑞作为传统车企,安全方面一直很重视,底盘调校也不错。去了车展,看了一圈,奇瑞的车做工还挺扎实,给我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硬件上我觉得就像盖房子,要用好材料——车的零件、焊接、气囊,出一点问题就可能命硬受伤。辅助驾驶对我来说不是锦上添花,是救命稻草。我不希望车子只是个前面开、后面追尾的工具。对比一些新势力车企,比如蔚来、小鹏,我倒不是说它们不行,但我更相信那些老牌厂商有经验、底子扎实。你说他们会倒闭?也未必,但大部分新势力确实成长快但还不稳。背靠大厂的奇瑞,倒闭的可能性低一些。
为什么/怎么想到安全的?其实我小时候也看过《车祸现场30秒》,身边一些朋友开车比较大胆,有几次闹得差点出事。咱不是追求越安全越不出事,但至少不能彻底拿生命开玩笑。再说,汽车不是买个娱乐玩物,是生活基石。
再讲讲功能和预算。这个其实很现实。我们是计划买电车的,但偏偏又喜欢增程式,理由很简单——续航焦虑。有次我在朋友圈说,现在哪个105公里的续航都能让我提心吊胆。实际上,索性就定了续航要长点。看了几款车,星纪元ES纯电255公里,整体续航大概1600公里,价格刚好在预算范围内。这车刚上市,16.98万,补贴后也就15.1万左右。我们预算很有限,也不能追求最豪华,但核心功能都得有——比如360影像,全速辅助驾驶至少得是L2级别。我还琢磨了一下:高速上辅助驾驶能帮多忙?我心里估算过,长途一趟下来,大概可以省掉1~2次换挡的麻烦,尤其开到300公里以后能缓解点疲劳吧。
我有个朋友说:你这车长途开还得靠你老婆帮着打方向呢。哈哈,可能吧,她自己都还觉得驾驶技术不算炉火纯青。这让我特别意识到,未来开长途,安全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还得看她的操作。
空间和隔音,也很重要。在试驾的时候,我带着女朋友一起去。空间大不大?大。她看了这车,直接说:坐起来舒服,后排也宽敞。我之前还专门翻看了下笔记,发现隔音一般,尤其是高速上轮胎的噪音会比较明显。车内的音响效果还行,车机反应也算流畅,不能太差,不然坐在里面心里还烦。
空间大真的很实用。我们一家三口,有时候带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容积够用就省心。隔音坏点也没事,反正出门短途还好。关键是车机流畅,操作顺手。你知道吗?我试驾时点了几首歌,车载系统还被我搞乱了。问销售:这个车的系统怎么感觉反应有点慢?他说:还行,刚推出来,软件还在优化。(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对我而言,最不能忍的是卡顿,开车时想着导航、播放都得快,不然心里就闹腾。
外观,这个不说也罢。平心而论,看着还可以,不难看。其实我一直觉得第一眼喜欢很重要。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款汉车,颜值挺不错,但续航太差,直接PASS。智界R7也看了,但价格太高,超了点预算。这次,是朋友推荐我去实体店看了星纪元ES,第一眼还行。其实我对外形没那么执着,但总觉得得看得顺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这算是看脸的偏好。
为什么会选这台车?其实挺简单:靠谱、安全、实用,然后价格合适。车厂不能倒,这点我还是挺相信的。安全性跟舒适性比起来,我更看重后者。你说,开车是不是越开越麻烦?有段时间真觉得,买车就是个平衡术。
顺便说一句,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车的油耗大概在这个价位中算还可以的,但我没算过百公里成本,大概5块多吧,心里估算,官方说法应该还低点。要说保值率,我估算也就60%左右,毕竟是新车,市场接受度还在走向成熟。
就这几样:车子靠谱、空间够用、价格合理、外观还行。你们觉得,买车到底看重的是什么呢?我心里其实还没完全放下这个问题。
这一切,都是在试驾和看车之后慢慢定下来的。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像我一样,买车其实是折腾大赛?还是说,像我这样首要安全,其余随缘?
(这段还没完,后续嘛,慢慢体会。)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