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被公认的5款合资“纸糊车”,偷工减料,懂车人都不买,却被不少车主捧上天,宁愿加价排队买?
说实话,这事儿我憋心里好一阵了。前几天跟几个老铁喝酒聊天,聊到买车,发现个特魔幻的现象:那些网上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合资车,4S店门口照样排大长队,甚至还有人愿意加价提车。
这感觉就像——明知道菜里可能有问题,还抢着排队吃,你说怪不怪?
我开了十几年车,从最早的桑塔纳到现在的座驾,合资、国产摸过不少,今天就跟大伙掰扯掰扯:那些被吐槽“纸糊车”的合资车,到底“纸”在哪儿?
第一款:本田雅阁——“开不坏”的神话,撞一下就破了?
提到雅阁,不少人还信“开不坏的本田”这话。但前几年中保研那碰撞测试,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A柱直接折了,跟咱平时掰一次性筷子似的,脆得离谱!二十多万买的车,撞完跟个大号易拉罐似的,看着都揪心。
可你猜怎么着?照样有人抢着买。问理由,无非是“省油”“保值”“开着舒服”。我当时就懵了:命都悬了,还扯啥保值啊?省油能比安全重要?
第二款:大众帕萨特——“德系扎实”,撞断B柱算咋回事?
帕萨特这事儿更离谱。之前中保研测试,它直接把“德系底盘扎实”的招牌砸了——B柱断成两截,副驾那边的门框都拧成了麻花,这要是真在路上出事,后果想都不敢想。
结果呢?销量照样坚挺。我有个发小,明明看了测试视频,转天还是去4S店交了定金。我问他图啥,他说:“德系车开着有质感,底盘稳。” 我当时就噎住了:这哪是质感啊,这是拿命换的“踏实”?
第三款:日产轩逸——销量王,咋一按就出坑?
轩逸常年霸占轿车销量榜,很多人觉得“十来万买日系车,值了”。但开过的人都知道,它那车身刚性是真不行——我之前帮朋友挪车,用手轻轻按了下车门,居然直接出了个小坑,松手才弹回来。
说白了,它就是靠着“便宜”“日系标”吸引眼球。可这“品质”,说句不好听的,跟纸糊的差不了多少。停在车库被隔壁车门碰一下,就能凹进去一大块,修起来还得花钱,这哪是省心啊?
第四款:别克英朗——三缸抖成拖拉机,还敢说“平稳”?
英朗的槽点更奇葩:全系三缸机。我之前去4S店试驾过一次,发动机一启动,整个车抖得跟老拖拉机似的,方向盘都有点麻手,连座椅都能感觉到震动。
结果销售员还跟我吹:“这是三缸机的特色,运转平稳。” 我当时差点笑出声:平稳?这叫平稳?怕不是对“平稳”有啥误解吧!而且它车身用料也薄,关门时那声音,脆得跟没安全感似的。
第五款:现代伊兰特——颜值高,钣金薄得像A4纸?
伊兰特这两年靠颜值圈了不少年轻人,十万出头的价格,外观确实时尚。但你仔细琢磨就知道,它“金玉其外”——关车门那声儿,跟拍硬纸盒子似的,“啪”一下,完全没有厚重感。
我认识个开修理厂的朋友,他跟我说:“伊兰特的钣金厚度,撑死了就两层A4纸那么厚,稍微碰一下就容易变形。” 年轻人买它图个好看,可安全这事儿,能光看脸吗?
为啥明知道“坑”,还抢着买?这4个原因太真实
我琢磨了好久,终于明白为啥这些车骂声多、买的人也多,无非是这4点:
1.价格戳中预算:这些车虽然偷工减料,但价格是真低。对于预算只有十万、二十万的人来说,“便宜”比啥都重要,先顾着“买得起”,再谈别的。
2.合资品牌滤镜:不少人还抱着老想法:合资车就是比国产车强,只要挂着本田、大众、日产的标,质量就靠谱。其实现在早不是这样了。
3.信息跟不上:很多人买车全凭“感觉”,压根没看过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也不知道这些车的真实质量,听别人说“合资好”,就跟着买了。
4.面子作祟:有些人觉得,开个合资车出门,比开国产车有面儿,哪怕车不怎么样,“合资标”往那一站,就觉得有底气。
我的真心建议:别拿命换面子,买车得看“实在”
说实话,现在的国产车早不是以前那样了,质量、配置都甩这些“纸糊车”几条街:
你看比亚迪汉,碰撞测试全优,配置还高;吉利星瑞,用的是沃尔沃的技术,安全又好开;还有长安UNI系列,颜值、安全都在线,价格还比合资车便宜。
要是你实在偏爱合资车,也别瞎买——就挑中保研测试里成绩好的,比如丰田凯美瑞、马自达阿特兹,虽说贵点,但至少不用拿命换面子,值啊!
最后跟大伙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买车真别跟风。别人说再好,不一定适合你;别人抢着买,也不代表是好车。自己多做功课,多看碰撞测试,多去试驾,才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
说到底,车是用来保护咱们的,不是来坑咱们的。花几十万买个“纸糊车”,真不值当!你们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