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那份销量单子甩过来,我脑子“嗡”一下,跟让人抡了一板砖似的。
不是,你再念一遍?
零跑,卖了7万多台?
理想呢?
不到3万2?
这数字离谱到什么程度,就是你天天教育隔壁家那考30分的熊孩子,告诉他要向你家学霸看齐,结果期末考试,那熊孩子甩出个满分,你家学霸连及格线都没够着。
这事儿,透着一股浓浓的“聊斋”味儿。
想当年,理想ONE横空出世,李想简直就是封神了好吗?
一招“冰箱彩电大沙发”,直接把车这个铁疙瘩,愣是给你整成了移动精装房,精准地把那群“爱家男人”的钱包掏得干干净净。
那时候的理想,都不叫卖车,叫“交付理想生活”。
随便发条微博,底下都是一水的“想哥牛逼”,那派头,跟新能源教父似的。
那时候的零跑在干嘛?
老实说,我都没太正眼瞧过。
印象里就是那个从金华小地方杀出来的泥腿子,浑身挂满了“性价比”的标签,总觉得它那车,跟“高级感”这三个字,隔着一道马里亚纳海沟。
它跟理想车主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都需要摇号。
但江湖就是这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这节奏快,三年就够一个轮回了。
理想那套“增程无焦虑”的独门心法,突然就不那么香了。
为啥?
因为充电桩越来越像共享单车一样普及,而且旁边还站着一个拿着华为手机,虎视眈眈的问界。
余承东可不跟你讲什么奶爸情怀,上来就是一顿遥遥领先的技术输出,直接把理想打懵了。
李想当然不是傻子,他看到了纯电才是未来,于是忍痛转身,决定all in。
可这一转身,姿态实在算不上优美。
被寄予厚望的MEGA,那造型,简直成了全网的“P图素材包”,硬生生把一场技术秀,搞成了一场公关灾难。
这位昔日最懂用户的产品大神,在纯电这个新场子里,好像突然找不到北了。
就在理想这位浓眉大眼的优等生,在新科目上栽跟头的时候,那个一直被我们瞧不上的“土味”兄弟零跑,闷声发了大财。
它没急着去冲什么高端,就是一条道走到黑,把“卷”这个字发挥到了极致。
别人卷价格,它连着技术一起卷。
这哥们儿干了件特牛也特傻的事儿——全域自研。
除了轮胎玻璃,能自己干的全自己干。
放当年,这就是个笑话,大家都在玩概念、讲故事,你搁这儿自己拧螺丝?
结果呢?
笑话成了神话。
自己拧螺丝的最大好处就是,成本低到吓人。
这就让零跑在掀桌子打价格战的时候,手里永远比你多一张牌。
当理想还在为维持三十多万的售价绞尽脑汁时,零跑用一半的价格,给你几乎一样的体验,甚至还多俩功能。
这还怎么玩?
消费者又不傻,嘴上可以说着支持国货高端,真掏钱的时候,身体诚实得很。
于是,一幕魔幻现实主义大戏上演了:理想丢下了自己最擅长的增程,跑去啃纯电的硬骨头;而零跑捡起了理想一度看不上的“增程”,配合自家的便宜纯电车,来了个大小通吃。
这感觉,就像武林盟主废了自己最厉害的剑法,去练一本刚到手的内功心法,结果被一个练着他旧剑谱的无名小卒给挑了。
你说讽刺不讽刺?
现在,销量榜上这个冷冰冰的数字,就像一记清脆的耳光,抽在了所有新势力玩家的脸上。
它在告诉我们,那个靠一个点子、一个定位就能吃遍天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市场不相信眼泪,更不听故事,它只认一个死理:谁能给用户提供最实在的价值,谁就能活下去。
至于理想和零跑,这场戏显然没完。
理想的底子还在,李想的嗅觉也还没钝。
这次栽的跟头,没准能让他彻底清醒。
而零跑,这个曾经的草根,现在站在了聚光灯下,能不能接住这泼天的富贵,也是个未知数。
反正,对于咱们这些吃瓜群众和潜在买家来说,他们打得越热闹越好,最好打得“骨折”,那样我们就有福了。
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