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这波“A加H”双上市的操作,真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这家来自山城的车企,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巨头的华丽转身,市值蹭蹭涨了30倍,妥妥的牛股啊!不过,最近港股上市首日破发,又让市场开始琢磨起来。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赛力斯是怎么抓住风口,又为何在高位遇冷的。
要说赛力斯的前世,那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东风小康。当年,东风小康和东风汽车联手打造的车型,那可是在咱们老百姓中有着不小名气。可惜,那时候的小康股份,市值一直徘徊在100亿左右,不温不火。直到2016年,与华为的牵手,让小康股份迎来了转机。更名赛力斯,推出赛力斯SF5,虽然销量高开低走,但为后续的问界品牌奠定了基础。
真正让赛力斯火遍全网的,还是问界品牌。问界M5一推出,市场反响就特别热烈,避免了SF5的覆辙。紧接着,M7、M9的推出,更是将赛力斯带到了高端SUV市场,甚至让传统豪华品牌都不得不降价应对。问界车型的销量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车子越贵,销量越好。M9连续多个月霸占50万价格段的销量冠军,这就是华为品牌赋予它的魔力吧。
当然,赛力斯的成功,离不开华为的深度参与。从产品定义到设计、品控、销售,华为全程参与,而赛力斯则更专注于制造和交付。这种合作模式,也让民间有了赛力斯是华为代工厂的说法。不过,两家公司都否认了这种说法。
不过,最近赛力斯在港股上市首日破发,也引发了一些市场担忧。虽然公司业绩在2024年扭亏为盈,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也都有增长,但营收增速放缓的情况,还是让市场对它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些疑虑。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赛力斯这波操作是赚是赔,还真不好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赛力斯用五年时间证明了,只要选对路,抓住风口,即便是传统车企,也能实现华丽转身。
说到底,创业最大的风险就是选择的风险,最大的失误就是决策的失误。赛力斯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靠的不仅是运气,更是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对自身定位的准确把握。咱们普通人虽然没有赛力斯那样的资源,但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选对方向,坚持到底,或许下一个成功的就是你!
话说回来,赛力斯的故事告诉我们,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选了之后,能不能坚持走下去,才是关键。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赛力斯的高管,面对如今的市场形势,你会如何应对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