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在合肥砸下35亿欧元建研发中心,德国工程师开始听90后中国产品经理的话,这场豪赌背后藏着什么算盘

大众在合肥砸下35亿欧元建研发中心,德国工程师开始听90后中国产品经理的话,这场豪赌背后藏着什么算盘

合肥大众安徽工厂的电池测试线旁边,几个穿工装的中国90后产品经理正在跟德国工程师争论参数调整方案。最后德国人妥协了,按中国团队的意见改。

这画面要是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

现在倒好,大众直接把35亿欧元砸进合肥,建了个比德国总部还大的研发中心。核心研发权百分百交给中国团队,新车开发周期从54个月压到36个月,成本砍掉四成。你说这是技术转移?不对,人家现在是把中国这边的创新往德国总部那边输。

大众在合肥砸下35亿欧元建研发中心,德国工程师开始听90后中国产品经理的话,这场豪赌背后藏着什么算盘-有驾

跨国车企这两年在国内关厂裁员的消息没断过,大众反倒越陷越深。

金标大众ID. EVO搞的那套纯视觉智驾挺有意思。不要高精地图,12个摄像头加地平线征程5芯片,城市道路接管间隔做到50公里。这数据是在合肥那种电动车满街窜、加塞跟家常便饭似的路况下跑出来的。针对中国路况专门优化过加塞处理逻辑,主动让行的频率比特斯拉FSD低两成,通行效率反而高。

电池这块玩得也挺精。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两家都要,高端车型上麒麟5C,经济车型上磷酸锰铁锂,避免被单一供应商卡脖子。充电10分钟能补400公里,续航700公里起步。大众在安徽自己建了电池厂,干法电极工艺,能耗降一半,成本降三成。从研发到生产到回收,整条链子算是握在手里了。

座舱配置明显是照着国内用户喜好来的。3D虚拟助手,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能识别你犯困了自动调空调降温度,换提神音乐。副驾女王座椅,按摩、腿托、小冰箱一应俱全。高通8295芯片,五块屏联动。功能谈不上多前卫,但实用,知道国内消费者要什么。

大众在合肥砸下35亿欧元建研发中心,德国工程师开始听90后中国产品经理的话,这场豪赌背后藏着什么算盘-有驾

ID. EVO上市前,大众安徽在社群里收了2万条建议,连中控屏角度这种细节都改了。渠道也改了,直营加代理混合模式,全国铺120家店,三线城市占四成。价格APP统一,用户数据直连研发端。售后服务车上门,两小时响应。单店成本比4S店低六成,客户留存率35%。

合肥这地儿确实邪门。每2.6分钟下线一辆新能源车,长丰县去年产了95万辆,占全国一大半。大众安徽本地化采购率85%,电池、芯片、座椅,零部件供应半径50公里以内。物流优势带来的成本控制,BOM成本又能降15%。

不过这盘棋风险也摆在明面上。

德国工会那边不好对付。德累斯顿工厂关闭的时候,工会死活要保留大众生产标准,产能灵活性直接被卡死。欧盟加关税的事儿还悬着,ID. EVO想返销欧洲不一定顺利。数据合规问题也得盯着,中国用户数据必须存合肥,双轨供应链和数据方案能不能真落地,得看执行。

大众在合肥砸下35亿欧元建研发中心,德国工程师开始听90后中国产品经理的话,这场豪赌背后藏着什么算盘-有驾

分析师算过账,2026年金标大众销量上不了20万辆,投资回报周期就得从8年拖到12年。对车企来说,这不是小数目。

大众这步棋,本质是把研发权、供应链、渠道全押在中国,赌能在新能源赛道翻盘。要么彻底本土化活下来,要么就等着出局。态度倒是摆得很明白。

三年后见分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