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一坐进去,我就觉得它比我去年试过那个吉利银河L6,确实多了点气场。说实话,怎么形容呢?就像你去买苹果,苹果特大颗、又黄又亮,第一眼就比对面那种普通熟透的,一眼就知道这个价格没白花。
我记得那天跟个同行聊天,他问我:你觉得这新奇瑞风云A8L,除了长续航和颜值,亮点还在哪?我看配置还挺丰富。我就笑了,说你得看细节。比如它的那个15.6英寸的大屏,配上高通骁龙8155,开起车来确实顺滑得像滑手机屏幕一样。而且支持高速领航那块,倒不是我都用得上,但一想到堵车去你那啥的,心里还是美滋滋。
估算一下,续航超2100km,这个大概是体感,很多发动机+电池配合的车,跑两千公里基本算极限了,常识告诉我,少数几辆会真跑这么远。
比一比:其实和吉利银河L6那种插混车比,奇瑞风云A8L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电池调教更偏向长续航——那19分钟快充,还是挺实用的。银河L6续航略短,充电快也比不上。具体哪个更实操?我觉得不同用户偏好不同。你要出远门,纯续航长点的,奇瑞更占优势;但如果在市区日常,二者都够用,差距其实不算大。而更关键的是,奇瑞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从品牌到成本都更稳定一些。
说到研发,开个玩笑:其实我猜奇瑞在电池选择上是看了市场上很多数据——像消费者存电池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第一,续航也在预期范围内,毕竟这关系到品牌声誉。可我一直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不用更先进的三元锂电池?估计是成本和安全平衡的折中吧。
(这段先按下不表)大灯的LED环绕设计让我瞬间觉得,科技感上升不少,但我在想,如果夜里开出去,这些灯具的辨识度和安全性真的那么高?可能吧,毕竟灯的配置对于夜间驾驶还是挺关键的。
这个价位,同价款里面,奇瑞A8L和吉利的那个银河L6,操作上最大的差别在哪里?我脑袋里立刻蹦出一个:轮圈的大小和悬架调校。实际上,轮圈大了,视觉上更运动,操控的那点差别其实肉眼看的也很明显。问我:你觉得哪款操控更舒服?我还真不是专家,但用手摸过轮圈和悬架,就知道,银河L6的悬架偏软一些,适合舒服,奇瑞更偏运动一点。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它的内饰空间真的宽敞,坐进去腿都能伸直一点,这个对于大个子来说,喜欢休闲驾驶的我很友好。内饰以米白和黑灰为主,看久了就觉得,虽然不是那么狂野,但心情会变好。
遇到个朋友修车师傅,他说:这车电池换了安徽得壹的,成本又降低了,充电快不少。你觉得,像这种一年来越来越多自主品牌,供应链是不是变得更复杂?我想:其实没细想过,但是啊,供应链如果碎片化,会不会导致调配成本变得更难?或者就是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换个新的供应商?
说到这里,我又想,我们日常用车真心没把这公司背后那个庞大的链条想得那么透——就像你不知道你吃的苹果,是什么葡萄吃出来的,光看饥饿感和汁水。
(这段先按下不表)再说那个智能系统,支持Carplay、Hicar,体验还可以,但我觉得,现在手机的普及让这系统都差不多了,重点还是在它的稳定性和识别率。问句:它的圈层用户会不会很容易用腻?也许会吧,但我更担心的是,惯了GPS的我,对导航的依赖会不会更重。
随着这个价格段车型,配备L2+辅助,偶尔想想,驾驶已经变得像玩游戏一样轻松了。小时候学车,谁知道真能做到这些,自动泊车、循迹倒车,贴心又让人觉得安全。可我心里又在问:这车的感应和算法,真那么智能,真能在关键时刻不出错吗?毕竟,技术再牛,也不可能完美。
还记得那次试车结束,销售跟我说:这车续航2100+公里,符合我们中段用户的需求。我还调侃:那你每天开不累?他笑笑,说看心情。没细想过,我觉得,这续航票的究竟是生活惯,还是对未来的某种投机?
说到这,我竟然有点羡慕那些测评达人,每次一试车全都能带出那么多专业的观点。而我,顶多在这些细节上琢磨得蛮多——它的那个扁平的尾鸭尾,在阳光下反射的光线,真美。
又回到实际用车场景,家里的长辈会不会懂车?他们要的其实就是个够用、稳妥、长续航这个标签。奇瑞A8L在这点上,也算在努力。至于有些配置,我还在琢磨,50W无线充电,能真的用得顺手吗?是不是太追求炫耀感了?
我想,汽车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工具。它的光鲜亮丽是缺一不可,但更实际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我还在想,什么时候我家附近的充电站告诉我:充满,快走。,我就会对这个长续航感到无比踏实。
我倒在椅子上,细细品味:这款奇瑞风云A8L,有没有可能成为更多普通家庭的梦想车?或者,它的出现,只是国产品牌长跑中的一个起点?
我还没想过,它们会不会哪天,把我用过的车,一一加到存在感里像照片一样收藏?像我爸那台老捷达,一直在车库角落。那是过去。
这个车里那个小细节:我发现尾灯设计和灯光布局,夜晚开出去,那光影效果居然还挺赏心悦目的。未来的车,好像不仅要走得远,还要看得漂亮。
总有一天,我会不会因为这些好看又长续航的设计,一头栽进去?还真的不知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