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10年才明白,技术好不是关键,这4个习惯才是重点!

现在马路上的车是越来越多了,拿到驾照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己驾校里学的技术练熟了,能把车开得走,开得快,就算是个好司机了。

甚至有些人开上了性能好的车,零百加速几秒几秒的,就觉得自己在路上有了绝对的优势。

但现实情况真是这样吗?

开车10年才明白,技术好不是关键,这4个习惯才是重点!-有驾

咱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每天新闻里、身边听说的那些交通事故,有多少是因为司机不会踩油门、不会打方向盘才发生的?

其实非常少。

真正决定咱们在路上是安全还是危险的,往往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车技,而是一些平时我们可能不太在意,但却至关重要的驾驶习惯。

这些习惯,是无数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用几十万公里的路程和无数次的心跳加速换来的宝贵经验,可以说,谁能把这些习惯刻在骨子里,谁才能在复杂的道路上真正做到游刃有余,平安回家。

第一个要说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这比你手脚反应快要重要得多。

咱们平时开车,尤其是在路上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紧急刹车,是猛打方向。

这没错,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但是,一个真正高水平的驾驶员,他的优势不在于反应有多快,而在于他能提前预判,让这些需要“紧急反应”的情况尽可能少地发生。

这就叫防御性驾驶思维。

说白了,就是你开车的时候,脑子里得像放电影一样,随时预演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

你不能只盯着自己前面那辆车的尾灯,你要把视线放得更远,观察整个路面的动态。

比如说,你开车跟在一辆公交车后面,准备从左边超车。

这时候,你脑子里就得马上拉响警报:公交车到站,会不会有乘客下车后,不看路就从车头猛地窜出来?

这就是俗称的“鬼探头”。

有这种意识,你就会下意识地松开油门,脚搭在刹车上,留出足够的安全余地。

开车10年才明白,技术好不是关键,这4个习惯才是重点!-有驾

再比如,你看到路边有几个小孩在玩耍,那你就要想到,他们会不会突然追着皮球跑到马路中间来?

你看到前方路口绿灯即将结束,就不能一脚油门冲过去,而是要准备减速,因为你无法保证会不会有抢红灯的行人和车辆冲出来。

这种“总把别人往坏处想”的驾驶方式,不是悲观,而是对生命负责。

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数据,很大一部分事故,都源于对潜在危险的忽视。

你把可能发生的危险都提前想到了,并且做好了准备,那么当危险真的来临时,你就能从容应对,而不是手忙脚乱。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风范,是用脑子开车,而不是单纯用手脚。

其次,咱们来聊聊一个很多人都觉得是小题大做的事情:驾驶姿势。

很多人上车,座椅胡乱一调,方向盘高低也不管,只要感觉“舒服”就行了。

这种想法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正确的驾驶姿势,是保证你视野清晰、反应迅速、操控精准的基础。

咱们可以自己检查一下:当你把座椅调整好,用一个你认为最舒服的姿势坐好后,你试试把刹车一脚踩到底,看看你的右腿是不是处于一个略微弯曲的状态?

如果你的腿完全伸直了,那就说明座椅太靠后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你腿部发力的时间和力量都会大打折扣。

反之,如果腿部弯曲得太厉害,说明座椅太靠前,不仅不舒服,也会影响你对踏板的精细操控。

方向盘也是一样,正确的距离是,当你双臂伸直,手腕正好能搭在方向盘的上沿。

这样,在转动方向盘时,你的手臂才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做出最大角度的转向。

开车10年才明白,技术好不是关键,这4个习惯才是重点!-有驾

还有后视镜的调整,这更是直接关系到你的视野和安全。

中央后视镜应该调整到能完整地看到整个后窗,而左右两侧的后视镜,要让自己的车身在镜子中只占到四分之一左右的位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视野盲区。

很多并线时发生的剐蹭,就是因为驾驶员的后视镜没调好,导致旁边的车辆正好处于盲区之中,根本就没看见。

最后,就是那个老生常谈的安全带。

这绝对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才系的。

哪怕是在市区低速行驶,一个轻微的追尾,没系安全带的冲击力也足以让你整个人撞到方向盘或者前挡风玻璃上。

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咔哒”一声系好安全带,这个小小的动作,是你给自己生命最基本的一道保障。

再来说说情绪管理。

技术再好,心态崩了,一切都是白费。

中国的路况复杂,交通参与者素质也参差不齐,开车上路,难免会遇到堵车、被人加塞、被后车按喇叭催促等让人心烦的情况。

这时候,你的选择是什么?

是怒火中烧,一脚油门追上去,非要跟对方别一别,讨个说法?

还是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安全第一”?

路怒症,是马路上最可怕的“瘟疫”之一。

因为愤怒会让你失去理智,做出平时根本不会做的激进动作。

为了争一口气,开斗气车,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开车10年才明白,技术好不是关键,这4个习惯才是重点!-有驾

真正成熟的司机都明白一个道理,“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在路上,快慢不重要,争输赢更没意义,能平平安安地到达目的地,才是唯一的胜利。

遇到开车比较慢的新手,多一份宽容,谁都有从新手过来的那一天,你狂按喇叭,只会让他更紧张,更容易出错。

遇到不守规矩的,让他一步,你损失的只是几秒钟的时间,但你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冲突和危险。

可以说,方向盘握在手里,体现的不仅是驾驶技术,更是个人修养。

能控制住自己脾气的人,才能真正控制好自己驾驶的车辆。

最后一点,也是持续进步的关键,就是对车辆的检查和对自己的复盘。

很多人觉得,车嘛,每年按时做保养就行了,平时不用管。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保养是大餐,但日常的检查就像我们每天的健康监测,同样重要。

每次出车前,花个半分钟,绕车走一圈,看看轮胎的气压是不是正常,有没有鼓包或者扎到钉子。

要知道,在高速上行驶时,轮胎一旦发生爆胎,后果不堪设想。

上车后,启动车辆,花几秒钟看一眼仪表盘,看看有没有什么故障灯亮起,机油、水温、刹车系统是否正常。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都是在为你的行车安全排除隐患。

除了检查车,更要“检查”自己。

现在很多车都装了行车记录仪,它不仅仅是用来在发生事故时当证据的,更是你提升自己驾驶水平的绝佳工具。

你可以偶尔把近期的行车录像导出来看一看,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驾驶行为。

看看自己在哪次转弯时速度太快了,哪次并线时观察不够仔细,哪次跟车距离太近了。

这种自我复盘和总结,是高手与普通司机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

开车不是一成不变的,路况在变,周围的车辆在变,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你的驾驶水平才能真正地不断提升,达到人车合一、安全随行的境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