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实力说话,从星越 L 看国产汽车的崛起底气
几年前要是有人跟我说国产车能干过合资车,我肯定觉得这人是在开玩笑。可现在真不一样了,就拿星越L来说,这车的表现着实让人刮目相看。
动力这块真的没在怕的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以前买车的时候总觉得合资品牌动力强,国产车就是便宜货。但星越L这次真的把这个刻板印象给打碎了。
搭载了2.0T 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 175kW,峰值扭矩为 350Nm,这个数据放在几年前,绝对是合资车的专利。更关键的是,配合爱信 8AT 变速箱,使得车辆在加速和换挡过程中更加平顺。
我记得以前开过一些国产车,换挡的时候那个顿挫感真的让人头疼,特别是在堵车的时候,走走停停简直要命。但星越L这套动力组合真的不一样,开起来顺滑得很,完全感受不到那种廉价感。
而且最让我惊讶的是油耗控制。WLTC 工况下的百公里油耗仅为 7.7L,这个数据在同级别SUV里算是相当不错了。要知道,以前国产车给人的印象就是油老虎,动力强了油耗就上去了,动力弱了又被人嫌弃。现在能做到动力和油耗兼顾,确实不容易。
智能化这块直接拉开差距
最让我觉得国产车翻身的还是智能化这块。合资车在这方面真的是被甩了好几条街。
12.3英寸三连屏智能交互体验,这个配置在同价位的合资车上基本看不到。三个屏幕各司其职,又能联动操作,用起来确实方便。特别是语音控制,基本上能动嘴解决的事情就不用动手了。
我之前开过朋友的德系车,那个车机系统简直像是从石器时代穿越过来的,反应慢不说,功能还少得可怜。现在的国产车在这方面真的是碾压式优势,不管是反应速度还是功能丰富程度,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且星越L的NOA驾驶辅助系统也挺实用的,虽然还没到完全自动驾驶的程度,但在高速路上确实能减轻不少驾驶负担。这种科技配置在合资车上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天价选装。
安全舒适性也不含糊
买车嘛,安全肯定是第一位的。星越L在这方面也确实下了功夫。智慧安全车身设计听起来可能有点虚,但实际的安全配置确实很到位。
车长4795mm,轴距2845mm,这个尺寸在紧凑型SUV里算是很有优势了,空间表现肯定不会让人失望。而且后排的舒适性配置也比较丰富,长途乘坐不会太累。
说实话,以前国产车在细节做工上确实有差距,但现在这个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星越L的内饰用料和装配工艺,真的不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差。
混动版本更有看头
除了传统燃油版,星越L还有混动版本。搭载1.5T/L4/163马力发动机和非插电式混合动力/136马力电动机的组合,动力输出更加平顺,油耗表现也会更好。
这种混动技术以前基本都是日系车的专利,现在国产车也能做到这个水平,确实不简单。而且从价格来看,指导价从15.97万到17.77万,相比合资品牌的混动车型还是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国产车的底气从哪来
其实星越L只是国产汽车工业进步的一个缩影。这些年国产品牌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确实很大,不管是发动机技术、变速箱匹配,还是智能化系统开发,都有了质的飞跃。
更关键的是,国产品牌开始有了自己的技术路线,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跟随。在智能化、新能源这些新赛道上,国产品牌甚至走在了前面。这种技术自信,才是国产汽车崛起的真正底气。
当然,国产车要完全替代合资车还需要时间,但至少在某些细分市场和配置领域,国产车已经有了和合资车掰手腕的实力。星越L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实实在在的产品力证明了国产车的进步。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竞争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好事。有了国产车的竞争,合资车也不敢躺平了,整个市场的产品力都在提升。而且价格也更加透明合理,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多了。
看看现在的汽车市场,国产品牌的份额越来越大,产品力越来越强,这种趋势可能还会继续。星越L这样的产品越来越多,国产汽车的崛起就不再是梦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