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

Smart品牌起初与宝马MINI类似,均以豪华精品小型车为核心定位。或许是觉得这类车型的受众范围过于狭窄,在吉利的技术支持下,Smart开始逐渐“扩容”,旗下新车型的尺寸不断增大。但可惜的是,放弃精品小车路线后,Smart的销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或许是意识到车型长期滞销并非良策,又或是受到“价格战”的冲击,今年4月,Smart宣布推出限时一口价政策,旗下车型起售价最低仅为14.99万。原本以为降价后销量会有显著提升,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公开销量数据显示,今年3月Smart售出2571辆,4月推出优惠后销量反而降至2078辆。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那么,奔驰Smart为何越降价销量越差呢?通常来说,新车卖不动要么是配置简陋、技术陈旧,要么是定价缺乏诚意,而奔驰Smart似乎在这些方面都存在问题。首先看配置,无论是smart精灵#1、smart精灵#3还是smart精灵#5,三款车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的表现都不突出,与市面上一众主打智能化的车型相比缺乏竞争优势。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smart精灵#5宣传称搭载了激光雷达,但只有37.99万的最顶配车型才配备这一配置。除顶配外,其他版本甚至不支持城市路段辅助驾驶,英伟达Orin-X芯片也需要选装才能获得。车机系统也没有采用高通骁龙的芯片,虽然官方宣传自家产品的芯片性能不错,但消费者不认可也无济于事。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更严重的是,Smart车型原本的定价就偏高,而诸多配置还需要加价选装。例如,smart精灵#1的前排座椅加热选装价为1299元,方向盘加热选装价999元,前排座椅通风选装价1999元。这种付费开通配置功能的做法在整个汽车行业都十分“出格”,导致消费者对smart精灵#1的印象分大幅降低。

尽管近期官方推出优惠活动,宣布相关功能限时免费赠送,但当车型口碑已经变差后,再想挽回就没那么容易了。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除了付费开通的功能,smart车型的大部分车漆配色也需要花钱选装。比如,smart精灵#1的中低配车型只有月食黑、粒子白是免费的,而沉寂黑、月食黑/赛博银、流明黄/沉寂黑需要加价5000元;smart精灵#3只有粒子白免费,沉寂黑、赛博银、镭射红、流明黄等需要加价5000元,光子橙、星尘蓝、月瓷白等则需要加价10000元;smart精灵#5的沉寂黑、赛博银、镭射红、时光绿等,根据不同配置需要加价3000元到10000元。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因此,Smart的车型不仅看起来贵,实际购买时可能更贵,用户会发现处处都需要加钱。在销量持续低迷一段时间后,官方终于意识到需要给车型降价,不久前便宣布为全系车型推出一口价政策。但这一政策推出后,反而暴露了新的问题。

从官方海报来看,smart精灵#1原价16.39万起,一口价14.99万元,直降1.4万元,然而该车最初上市时的起售价仅为15.49万,实际优惠只有5000元;smart精灵#3宣称原价17.49万,一口价16.49万元,直降1万元,但该车原本的价格就是16.49万,相当于没有降价。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这种偷偷改价的行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既然要降价,就应该诚心诚意地降,不要搞这些虚假的套路。本来车子就不好卖,这样做只会让品牌口碑进一步下滑。

从精品小车到销量低迷:Smart降价1.4万仍遇冷,问题出在哪?-有驾

其实,不少网友对Smart脱离精品小车路线感到惋惜。该品牌本身定位就偏小众,以前售卖微型车时好歹有一批忠实粉丝,如今车子越造越大,早已失去了原本的“灵魂”,也难以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形成差异化。在“自断一臂”后,其他方面的表现又跟不上时代步伐,定价却仍保持着原本的高傲与自信,销量不佳也在情理之中。只能希望该品牌能够认清现实、放弃幻想,用心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正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