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豪车火了二手市场,有车行九成五成交全是BBA

济南的许先生前阵子干了件挺“反常”的事——跑4S店看了一圈奔驰新车,扭头却在二手车行提了辆E260L。车是真车,漆是原漆,才跑一万公里,车龄刚满一年,落地不到30万。你要说这是新车,没人不信;可它偏偏是二手的,还比4S店同款落地省了快十万。他咧嘴一笑:“这不叫将就,这叫精打细算。”

像许先生这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95后、90后,手里攥着二三十万预算,本想冲个“人生第一台BBA”,结果一脚油门拐进了二手车市场。不是买不起新车,是新车降价太狠,二手反倒成了“保值理财”。

山东这边有个叫宋健的二手车行经理,干这行十多年了。他说现在客户越来越“狠”——不看车都能下单。外地人打个电话,看完直播、车况报告甩过去,直接转账,车发走就完事。以前哪敢这么玩?“鱼龙混杂”四个字就是二手车的标签,调表、事故、泡水,谁碰谁踩雷。可现在不一样了,车源清清楚楚,官方认证,保养记录、保险出险全可查,第三方检测随便验,验出问题当场退。有家叫新e程的车行,老板肖绍华说他们今年8月前卖了750多台二手车,95%都是BBA。你没听错,九成五的成交,全是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老牌豪华。

为啥BBA在二手市场这么吃香?新车价格跳水跳得太猛。前几年落地50万的奔驰E级,现在新车优惠完40万出头,二手一年车龄的也就30万上下。关键是,这些车多数是原车主刚买不久就换电车了,车况跟新车没差,还自带车衣、脚垫、记录仪,等于“准新车打包送装备”。买回去开两年再出手,说不定还能赚个差价——这哪是买车,简直是搞资产配置。

更绝的是直播卖车。现在不少车行天天开播,镜头怼着车身转一圈,漆面反光看得清清楚楚,内饰缝线、轮胎磨损、后备箱工具包一个不落。主播一边拍一边念:“这台宝马525,收车价38万,我们加6万卖,利润明着来,不玩虚的。”有客户看完直播直接私信:“发车吧,不用看了。”一个月能有三四单是这么成交的。以前谁敢?现在真敢。为啥?透明了,规矩了,坑少了。

外资豪车火了二手市场,有车行九成五成交全是BBA-有驾

外资豪车新车是不香了,进口量年年跌。2024年全年进口才70万辆,比十年前腰斩还多。今年前四个月,直接掉了三成五。可反过来看,中国二手车出口倒猛得很——2024年一口气卖到海外43.6万辆,涨了快一半。有些中东、俄罗斯客户就认中国的二手BBA,车况好、价格低,还带中文原厂大屏和座椅加热,性价比拉满。

你发现没?以前是“进口豪车碾压国产”,现在是“国产二手车反向输出”。外资品牌在国内新车市场失宠,反倒在二手赛道被盘活了。不是车不行,是时代变了。消费者不再为标牌买单,而是算起账来:三年折旧多少?油耗几何?后期保养贵不贵?BBA的底盘和调校还是那味儿,开起来依旧有“高级感”,但价格已经接地气了。

现在最吃香的车型,是那种20万出头、车龄一两年、里程不到两万公里的“三有青年”——有品牌、有车况、有性价比。30到40岁这拨人,上有老下有小,不搞面子工程,买车就图个省心耐用。他们不问“这车帅不帅”,张嘴就是“出过险吗?4S店保养全吗?有无结构性损伤?”

市场也在变。以前车商靠信息差赚钱,现在靠信誉和透明。你敢虚报里程,客户一查第三方数据立马穿帮。你敢隐瞒事故,人家自带验车师上门,分分钟退车索赔。这行没法“蒙”了,只能拼服务、拼车源、拼效率。

外资豪车火了二手市场,有车行九成五成交全是BBA-有驾

所以说,外资豪车没死,只是换了个活法。新车卖不动,二手反倒成了香饽饽。车行老板们嘴上不说,心里门儿清:现在谁手里没几台BBA压舱,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高端二手车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