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市值蒸发!全面关闭国内门店,曾对标特斯拉的豪车还是没扛住

闭上一家旗舰店,市值一夜蒸发千亿,这家曾被拿来和特斯拉比肩的豪华电动车品牌,怎么就走到这步?

事情发生在10月13日:媒体发现,这家背靠沃尔沃和吉利的“富二代”车企,已将国内最后一家直营门店画上句号。

百亿市值蒸发!全面关闭国内门店,曾对标特斯拉的豪车还是没扛住-有驾

表面说法是不会退出中国,门店关停后会把售卖重心挪到线上;私下里,记者扫码进官方购车系统,页面显示已停止服务,试驾服务也没有。

这一冷冰冰的现实,让人意识到这不是临时调整,而更像收摊前的最后梳妆。

销量数据更像晴天霹雳。

进入2025年,国内1到6月总销量只有69台,其中1月卖出56台,2月、6月各6台,4月和5月竟然为零。

品牌高管和本土团队的对话里,能听到焦虑:一边是欧洲总部强调品牌调性,一边是中国消费者用钱包投票。

CEO频繁更替,七年内本土负责人换了八位,决策链条拉长,市场动作总慢半拍。

百亿市值蒸发!全面关闭国内门店,曾对标特斯拉的豪车还是没扛住-有驾

回顾起点,那叫光鲜。

2017年成立,Polestar(极星)把赛车基因、沃尔沃的安全感和吉利的钱袋子揉在一起。

首款极星1定价145万,全球限量1500台,国内一年上险仅24台。

后来为拉销量,推出更平民化的极星2,定价区间29.8万到46万,交付后遇到召回,单年上险也只有342台。

更刺眼的是,某些车型在国内的标价,比海外贵了整整20万,维护所谓“品牌形象”的代价,直接被人民币打了个月光。

企业账本上的伤口更深。

自2020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51亿美元,去年年亏达20亿美元。

百亿市值蒸发!全面关闭国内门店,曾对标特斯拉的豪车还是没扛住-有驾

坊间流传每卖一辆车就赔27万元的说法,股价随之滑落,截至10月14日,市值相较巅峰蒸发约1800亿元。

为求自救,公司将原定2025年实现现金流转正的目标,推迟到2027年。

有意思的是,海外市场并不冷却:今年上半年全球销量约3.03万辆,同比增长51%。

在欧美,靠着沃尔沃的渠道和设计口碑,这家企业仍有消费受众。

国内外的强烈反差,引出一个核心矛盾:总部的全球策略与本土化打法相互错位,结果是两边都不满意。

社交平台上,声音杂乱。

百亿市值蒸发!全面关闭国内门店,曾对标特斯拉的豪车还是没扛住-有驾

有网友嘲讽“有钱也不一定会买账”;也有人替企业叹息,“好产品遇上了烂定价和慢决策”。

业内人士提出三点观察:一是价格策略必须尊重市场差异;二是线下体验在高端车市场不可替代;三是本土团队需要更大话语权,决策不能每天都等瑞典上班了才开始。

对话片段里能嗅到无奈。

一名前中方负责人说:“想本地化,常常被总部喊回老家,像是把方向盘递出去又收回来。”一位消费者在门店外摇头:“线上可以买,但没试驾,我怎么掏钱?”

结尾回到开头那道问题:当一个品牌在全球有亮眼表现,却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问题出在产品、价格,还是体制?

这件事不是单一答案能讲清。

欢迎把看法写下:你觉得这家公司在中国该怎么走出困局?

如果你能给它出三条救命建议,会是什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