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马自达CX-5海外发布:轴距加长、屏幕升级,但国内引进仍存悬念
7月10日,马自达在海外正式发布了第三代CX-5,新车针对空间、科技配置进行了全面升级,但动力系统仍以燃油为主,混动版本需等到2027年才会推出。更让国内消费者关注的是,这款新车目前尚未明确引进中国市场的计划,让不少马自达粉丝感到遗憾。
空间短板终补齐,轴距加长11公分
现款CX-5一直被诟病后排空间局促,而新款终于“听劝”,轴距加长76mm至2815mm,车长增加114mm,后排膝部空间多出5cm,后备箱容积也有所提升,家庭用户出行更便利。对比本田CR-V、丰田RAV4等竞品,CX-5的尺寸优势终于显现。
科技配置升级,但国内生态适配成疑
内饰方面,新车大幅减少实体按键,换装15.6英寸中控屏,并搭载谷歌车载系统,支持语音控制空调、导航等功能。不过,这套系统在国内可能面临“水土不服”,若引进,大概率会更换为本土化车机系统。此外,全触控方向盘的设计也让部分习惯物理按键的用户感到不适应。
动力保守,混动版姗姗来迟
新车仍主打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大功率194马力,匹配轻混系统,但零百加速预计仍在10秒左右,相比竞品的1.5T或混动车型略显乏力。更遗憾的是,插电混动版本需等到2027年才会推出,而届时国内新能源市场可能已进入下一阶段。
国内市场前景不明,现款降价清库存
目前,长安马自达尚未公布CX-5的国产计划,现款车型则通过大幅降价(超4万元)清理库存。考虑到马自达近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以及新能源转型缓慢,第三代CX-5能否引入仍存变数。
总结:诚意有余,节奏不足
第三代CX-5在空间和智能化上的进步值得肯定,但在电动化浪潮下,马自达的保守策略可能让其错失市场机遇。若未来引进国内,定价能否在20万级市场立足,将是关键挑战。对于消费者而言,现款抄底或转向竞品,或许是更现实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