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位刚刚喜提新车的车主来说,兴奋劲儿还没过去,一个现实而又纠结的问题就会立刻摆在面前:新车的保养,究竟是不是非得去那个价格不菲的4S店做?
这个问题几乎成了一种社会现象,亲戚朋友们会围着你说,外面的修理厂便宜又实惠,4S店就是仗着厂家授权多收钱;可4S店的销售和售后顾问又会语重心长地提醒你,一旦你在外面做了保养,将来车子要是出了什么大问题,尤其是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部件,厂家很可能就不给保修了。
这两种声音,就像两个小人在你脑子里打架,让人头疼不已。
一边是省钱的诱惑,另一边是质保失效的风险,到底该怎么选才不掉坑里?
其实,这个问题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非黑即白,只要我们把其中的门道都弄清楚,就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明智选择。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最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从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来看,汽车厂家和4S店是无权强制消费者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保养的。
早在2017年,我国商务部发布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规定,经销商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
这也就是说,消费者有自主选择售后服务商的权利。
同时,我们国家的汽车“三包”政策也支持这一点,其核心精神在于,只要车辆的损坏不是因为消费者在外部保养不当造成的,厂家就不能以此为借口拒绝提供质量担保服务。
这就像一道法律上的“护身符”,给了所有车主选择的底气。
但是,请注意这里的关键前提——“保养不当”。
这四个字就是整个问题的核心所在。
如果你选择在4S店之外的地方进行保养,那么你就需要自己承担起证明“保养得当”的责任。
这也就意味着,你不能随随便便找个路边小摊,而是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修理厂,并且必须保留好所有相关的证据。
接下来,我们说说那个几乎所有品牌都免费赠送的“首次保养”。
很多人觉得,既然是免费的,那不做白不做。
这个想法没错,但更重要的是,这次首保你不仅要做,而且必须去4S店做。
这并不是因为4S店的技术有多么不可替代,而是因为这次首保承担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激活”功能。
在进行首次保养时,4S店会将你的车辆识别代码(VIN)、车主信息以及保养记录,完整地上传到汽车厂家的全国联网数据库中。
这个过程,就相当于正式激活了你这辆车的整车质保服务。
如果你为了图省事或者其他原因跳过了这一步,那么在厂家的系统里,你的车就成了一个没有“官方认证”保养记录的“黑户”,未来的质保服务基本上就和你无缘了。
这顿免费的午餐,实际上是整个质保体系的入场券,千万不能小看。
度过了首保这个阶段,接下来的保养选择就变得灵活起来。
我们可以把汽车保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常规保养,另一类是关系到车辆核心部件的深度保养。
对于前者,比如更换机油、机油滤芯、空气滤芯、空调滤芯、雨刮片等等,选择一个靠谱的、有资质的连锁汽修店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性价比非常高。
根据一些市场调查数据显示,以一次更换机油机滤的小保养为例,主流家用车在4S店的平均花费可能在480元左右,而在像途虎养车、京东京车会这类全国性的连锁服务店,价格可能只需要260元上下,几乎便宜了一半。
一年下来,光是基础保养就能省下不少钱。
但是,选择在外面做这些常规保养,有几个关键点必须牢记。
第一,选择的修理厂必须是正规的,至少得是二类以上维修资质,能够开具正规的维修发票。
第二,所有的单据都必须妥善保管。
这包括详细的维修工单,上面要清楚地写明更换了哪些项目,使用了什么品牌、什么规格的配件和油液;还包括最终结算的发票。
这些文件就是你证明自己进行了“合规保养”的铁证。
最好是把这些票据都用手机拍下来,备份到云端,为你的爱车建立一个完整的“健康档案”。
然而,对于那些涉及到车辆“心脏”和“大脑”的保养项目,我们就需要格外谨慎了。
比如更换发动机正时皮带、更换变速箱油、清洗发动机内部积碳、保养刹车系统等。
这些项目不仅对操作技术要求高,而且对使用的油液、配件规格有非常严格的标准。
举个例子,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自动变速箱,其要求的变速箱油规格天差地别,用错了油,轻则导致换挡顿挫、油耗升高,重则直接烧毁变速箱。
这些核心部件一旦因为操作不当或使用了不合规的物料而损坏,维修费用动辄上万,你省下的那点保养费根本无法弥补损失。
届时,4S店和厂家完全有理由依据你使用的“非原厂标准”物料或“非标准流程”操作,来判定故障属于人为损坏,从而拒绝保修。
特别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来说,情况就更加特殊。
电动车的核心在于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
这套系统的技术壁垒非常高,很多外部修理厂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维修能力。
电池组的健康状态检测、高压线路的维护,这些都必须依赖厂家的专用设备和授权技师。
如果在质保期内,三电系统因为在外部进行不当操作而出现问题,厂家几乎可以百分之百地将责任归结于车主。
此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经济账。
如果你打算在几年后将车辆卖掉,那么一份完整的4S店全程保养记录,会是二手车估价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二手车买家在查询车辆历史记录时,看到一份清晰、连续的官方保养记录,会大大增加他们对车况的信任度。
通常情况下,拥有全程4S店记录的车辆,其二手车价格能比同款车况但记录不全的车辆高出三千到五千元。
这笔差价,很可能已经超过了你这几年在外面保养省下的钱。
总而言之,关于新车保养到底去哪儿做,并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答案。
它更像是一个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权衡的策略选择。
一个比较理性的做法是:新车的免费首保,必须在4S店完成,以激活质保;在质保期内,涉及到发动机、变速箱、三电系统等核心部件的复杂保养和检查,建议优先选择4S店,以规避风险;而像换机油、三滤这类常规的基础保养,完全可以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连锁汽修品牌,在省钱的同时,务必保留好所有合规的票据和凭证。
对于那些对汽车完全不了解,或者觉得研究这些很麻烦的车主来说,那么多花一点钱,全程选择4S店,买一份省心和保障,也是一种完全合理的选择。
法律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市场给了我们多样的服务,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要成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懂得如何利用规则,在省钱和保障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平衡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