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价格战升级,二线品牌溃败,谁在背后收割市场?

最近你要是去汽车城里转一圈,可能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那些以前咱们觉得高高在上,得攒好几年钱才敢想的豪华汽车品牌,现在一个个都跟换了个人似的,态度那叫一个亲切,价格那叫一个“实在”。

就说那个路虎揽胜极光吧,想当年也是多少都市白领的梦想座驾,设计感十足,开出去回头率也高。

豪车价格战升级,二线品牌溃败,谁在背后收割市场?-有驾

可现在呢?

指导价四十多万的车,经销商那边直接给你砍到了二十三万多,这哪是降价啊,这简直就是把价格拦腰砍断了,优惠的钱都够你再买一辆很不错的家用小轿车了。

这还不算最狠的,高配版优惠超过二十万,这消息一出来,好多人都开玩笑说,这比坐过山车还刺激,感觉像是从天上掉下来,还没带降落伞。

这股降价风潮可不是路虎一家在刮,整个二线豪华车阵营都像是商量好了一样,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跳水比赛”。

就拿雷克萨斯ES来说,这车在前些年那可是神一样的存在,不仅一分钱优惠没有,你还得加个三五万块钱,然后拿着号牌老老实实排队等车。

那时候买它的人,图的就是一个省心、品质好,还有那份独特的东方豪华感。

豪车价格战升级,二线品牌溃败,谁在背后收割市场?-有驾

可现在你去问问,裸车价格已经跌到了十九万区间,销售为了让你赶紧把车提走,还得追着你送车衣、送玻璃膜,再搭上好几次免费保养。

这前后的态度变化,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再看看其他几位。

来自美国的老牌豪华凯迪拉克,旗下的CT5车型,一款主打运动和操控的轿车,指导价近二十九万,现在优惠八万多,二十万出头就能开回家,这让很多年轻人的“豪车梦”一下子就变得触手可及了。

还有林肯,那个名字听起来就很有总统范儿的品牌,旗下的航海家SUV在一些地方优惠也接近八万块,这几乎等于是在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用掀桌子的方式来抢市场了。

北欧来的沃尔沃,一直以安全著称,它的XC60车型,优惠力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十四万元,硬是把自己塞进了燃油车降价榜的前几名。

豪车价格战升级,二线品牌溃败,谁在背后收割市场?-有驾

看到这些数字,咱们普通消费者第一反应肯定是高兴,觉得捡便宜的机会来了。

但冷静下来想一想,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这么疯狂的降价背后,其实是这些二线豪华品牌集体面临的生存困境。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就拿曾经的“优等生”雷克萨斯来说,今年上半年虽然还卖了八万多台,但跟它最辉煌的时候一年卖十八万台相比,销量已经少了一大半。

凯迪拉克更惨,销量同比下滑了将近百分之二十,成了它所属的通用汽车集团里唯一一个业绩下滑的品牌。

林肯的处境就更艰难了,半年时间全国才卖出一万五千多台车,萎缩了超过三成。

这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经销商仓库里积压的库存和厂家们焦虑的眼神。

豪车价格战升级,二线品牌溃败,谁在背后收割市场?-有驾

那么,到底是谁把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二线豪华品牌逼到了这个地步呢?

其实答案说起来也简单,它们是遭到了来自上下两个方向的夹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首先是来自上方的压力,也就是咱们常说的“BBA”,奔驰、宝马、奥迪这三位一线豪华巨头。

这几位大佬一看市场风向不对,也顾不上什么身段了,纷纷加入了价格战。

你敢相信吗?

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奔驰C级,现在在有些地方优惠完,裸车价不到二十三万。

豪车价格战升级,二线品牌溃败,谁在背后收割市场?-有驾

宝马3系和奥迪A4L这两位老对手,也都跌破了二十五万的门槛。

更让人吃惊的是宝马X3,一款指导价接近四十万的豪华SUV,现在经销商敢给你报出二十多万的价格。

这就让消费者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了:“我花差不多的钱,都能直接买奔驰宝马了,那个三叉星、蓝天白云标一亮出来,多有面子啊,干嘛还非得退一步去选个二线品牌呢?”消费者的想法就是这么朴素,品牌力本来就不如人家,现在连最后的堡垒——价格优势,都快守不住了,这日子自然就难过了。

如果说BBA的降价是“降维打击”,那么来自下方的冲击,则更像是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的主角,就是咱们中国自己的国产品牌,特别是新能源汽车。

这几年国产车的进步,那是有目共睹的。

以理想、问界这些品牌为代表的“新势力”,用三十万左右的价格,给消费者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豪车价格战升级,二线品牌溃败,谁在背后收割市场?-有驾

你花同样的钱,买一辆二线豪华品牌的燃油车,可能得到的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内饰和一个反应有点慢的车机系统。

但你要是去看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那可就不一样了。

宽敞的六座布局,让你全家出行都舒舒服服;车里好几块大屏幕,看电影、打游戏,跟家庭影院似的;还有智能语音助手,你想干啥,动动嘴就行,比很多传统豪车的语音控制聪明多了。

这种在“智能化”上的差距,对传统豪车来说是致命的。

一位刚买了问界M7的车主就说得很直接:“花一样的钱,我买个油车,每个月光油钱就得花不少,保养也不便宜。我现在开电车,用车成本低多了,而且车里的科技感、高级感,感觉比那些传统豪车强多了。”事实也确实如此,传统豪车的语音交互,能听懂“打开空调”这种简单指令就算不错了。

而像问界M8搭载的鸿蒙系统,能把车里十几块屏幕都联动起来,那个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又是激光雷达又是超高算力的芯片,技术上已经领先了一大截。

豪车价格战升级,二线品牌溃败,谁在背后收割市场?-有驾

再看看特斯拉,用电机实现了燃油跑车望尘莫及的加速性能,它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告诉大家,什么才是新时代的“豪华”。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消费者也得擦亮眼睛。

看到这些“骨折价”,说不心动是假的。

二十多万买一辆路虎极光,它那漂亮的设计和越野能力还在;二十六七万落地的凯迪拉克XT5,那套动力总成也依然成熟可靠。

对于追求机械品质和品牌设计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捡漏”机会。

但硬币总有另一面,你必须考虑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保值率。

豪车价格战升级,二线品牌溃败,谁在背后收割市场?-有驾

汽车作为消耗品,几年后能卖多少钱,也是购车成本的一部分。

一位车主就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五年前加价买的雷克萨斯,本以为是“理财产品”,结果现在想换车,二手车商给出的报价连当年的裸车价都到不了,心里那叫一个不是滋味。

今天你因为降价省下的钱,很可能在几年后卖车时,以另一种方式亏出去。

这场汽车行业的大变革,影响的不仅仅是二线品牌。

就连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劳斯莱斯、宾利,在中国的销量也受到了冲击。

当一台八十多万的电动车就能提供比千万级超跑还快的加速时,传统豪车引以为傲的V12发动机,似乎更多地变成了一种情怀和“机械艺术品”,而不再是性能的唯一代表。

这整个过程,就好像当年诺基亚还在比谁的手机更结实耐摔的时候,苹果已经拿出了触摸屏和应用商店,直接改变了游戏的规则。

如今,汽车的豪华定义正在被重塑,不再仅仅是真皮、实木和品牌历史,更是智能座舱的体验、自动驾驶的水平和三电系统的性能。

留给那些还在犹豫、转型缓慢的二线豪华品牌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