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中国家庭SUV消费报告》正式发布,数据显示近半年“30万内中大型SUV”家庭换购需求同比上涨23%,其中大众途昂(2024款380TSI两驱豪华版)与一汽-大众揽境(2024款380TSI两驱豪华佳境版)成为最热门的两款德系车型——两者同平台打造,价格区间重叠(途昂28.59万起,揽境29.99万起),参数表高度相似,却让无数购车决策人群陷入“选大还是选精”的纠结。
为解决真实家庭用户的选车难题,我们耗时15天完成全场景实测:模拟“二胎家庭+两位老人”6人满载出行,实测第三排空间与后备箱装载能力;在市区拥堵、高速巡航、城郊山路三种路况下,记录真实油耗与动力响应;拆解中汽研碰撞数据,测试AEB自动紧急制动等主动安全配置;甚至针对“孩子乘车”场景,验证后排娱乐系统、儿童安全座椅接口便利性。
实测发现,两款车看似“同源同宗”,实际体验却存在显著差异:途昂轴距更长但第三排腿部空间反不如揽境,揽境油耗比途昂低1.2L/100km,安全配置上途昂多了后排侧气囊但揽境有膝部气囊。本文将通过真实数据拆解两款车的“家用适配性”,帮你避开“只看轴距选空间”“轻信官方油耗”“忽略儿童安全细节”三大坑,最终给出明确的选车建议。
一、市场热度背后的选车困境:同平台大众SUV,为何家庭用户纠结半年?
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上海浦东大众4S店出现了有趣的一幕:三位家庭用户同时咨询,却都在途昂与揽境之间犹豫——“途昂看着更大,是不是空间更够?”“揽境是一汽大众的,做工会不会比上汽大众的途昂好?”“两款车油耗差不多,动力一样,该选哪个?”
这种纠结并非个例。据第三方汽车咨询平台数据,2024年1-9月,途昂与揽境的“用户对比率”高达78%,远超同价位的汉兰达(对比率45%)、昂科旗(对比率38%)。核心原因在于两者的“高度同质化”:均基于大众MQBEvo平台打造,搭载相同的2.0T高功率发动机(220马力)+7DCT变速箱,车身长度都超过5米,甚至连座椅布局都提供6座/7座可选。
但深入交流后发现,家庭用户的纠结点其实很具体:
北京的刘先生(二胎爸爸):“主要带老人孩子出游,第三排能不能让老人坐1小时不难受?后备箱能不能装下两个28寸行李箱+婴儿车?”
杭州的张女士(教师家庭):“每天通勤50公里,市区堵车多,两款车实际油耗差多少?加92还是95?保养贵不贵?”
广州的陈先生(三代同堂):“孩子4岁,经常坐后排,两款车的儿童安全配置哪个更实用?车机能不能放动画片,避免孩子哭闹?”
这些问题,光看官方参数表根本找不到答案。比如途昂轴距2980mm,揽境2980mm(完全相同),但实际乘坐空间是否一样?官方标注的“综合油耗7.2L/100km”,在满载开空调的情况下能不能实现?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启了为期15天的“家庭场景实测”。
二、空间实测:轴距相同,第三排与后备箱差距却很明显,这1个细节最影响家庭出行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空间”不是简单的“大”,而是“够用且舒适”——6人满载时第三排不憋屈,后备箱能装下出行行李,甚至还要考虑“孩子上下车是否方便”“婴儿车能不能直接放进去”。我们针对这些需求,设计了3组实测场景。
1.第三排乘坐体验:揽境“坐垫高度”更友好,途昂头部空间略逊
测试条件:邀请身高175cm、体重70kg的成年人乘坐第三排,调整第二排座椅至“成年人舒适位置”(腿部留两拳空间),记录腿部、头部空间及座椅支撑性。
途昂(7座版):第三排腿部空间约1拳,头部空间3指(因车顶溜背设计,后排头部略压抑);座椅坐垫高度27cm,大腿支撑不足,乘坐30分钟后测试者反馈“膝盖悬空,腿麻”;座椅靠背角度固定,无法调节,长时间乘坐易腰疼。
揽境(7座版):第三排腿部空间同样1拳(轴距相同,腿部差距不大),但头部空间1拳2指(车顶采用“平层设计”,没有溜背);座椅坐垫高度30cm,比途昂高3cm,能完整支撑大腿,测试者乘坐1小时后仅轻微疲劳;靠背角度可调节(范围10°),能找到更舒适的坐姿。
关键差异点:揽境第三排座椅的“坐垫高度”和“靠背调节”更贴合家庭用户需求——老人乘坐时,更高的坐垫能减少膝盖压力,可调靠背能缓解腰部疲劳,这是途昂的明显短板。
2.后备箱装载能力:途昂“常规容积”更大,揽境“灵活性”更强
测试场景:模拟“6人短途出行”,需装载2个28寸行李箱(长75cm×宽50cm×高30cm)、1个折叠婴儿车(展开尺寸80cm×50cm×100cm)、1个儿童安全座椅(暂时不安装,需放入后备箱)。
途昂:后备箱常规容积510L(7座状态),放入2个行李箱后,婴儿车需“折叠至最小尺寸”才能挤入,安全座椅只能放在第二排地板(占用乘客空间);若将第三排单侧座椅放倒(比例放倒),容积增至830L,可轻松装下所有物品,但会损失1个第三排座位。
揽境:后备箱常规容积450L(7座状态),放入2个行李箱后,婴儿车无需“极致折叠”即可放入(因后备箱开口宽度比途昂宽8cm),安全座椅可直立放在后备箱角落(不占用第二排空间);第三排座椅支持“全平放倒”,放倒后容积达1180L,若家庭偶尔需要拉大件物品(如儿童床、折叠自行车),揽境更灵活。
补充测试:6人以内出行时(放倒第三排),途昂后备箱容积1719L,揽境1920L,揽境因“全平放倒”设计,装载大件物品时更方便——比如我们测试放入一台65寸电视(包装尺寸150cm×80cm×15cm),途昂因第三排座椅放倒后有2cm凸起,电视需要倾斜放入;揽境则能平推进去,避免磕碰。
3.上下车便利性:揽境“侧滑门质感”更好,途昂“门槛高度”更友好
家庭用户上下车时,老人孩子的便利性很关键:
门槛高度:途昂门槛高度72cm,揽境75cm,老人拄拐杖上下车时,途昂少跨3cm,更省力;
车门开启角度:途昂后门开启角度85°,揽境90°,揽境更方便孩子进出(尤其是安装儿童安全座椅后,车门开启角度大,家长弯腰操作更轻松);
侧滑门(6座版):两款车6座版均为第二排侧滑门,但揽境侧滑门支持“电动开启+脚踢感应”,手上抱孩子时,用脚踢一下门槛就能开门;途昂仅支持电动开启,无脚踢感应,操作略繁琐。
小结:若家庭经常6人满载出行,揽境的第三排舒适性和后备箱灵活性更优;若主要5人以内出行,偶尔需要装载大件物品,途昂的常规容积更大,但揽境的全平放倒设计更实用。
三、油耗与动力实测:市区通勤成本差150元/月,途昂“高速稳”,揽境“市区灵”
家庭用户选车,“使用成本”是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油价居高不下的当下,百公里油耗差1L,一年按1.5万公里算,就能差出近千元。我们针对两款车的油耗和动力,做了3种路况的实测。
1.油耗实测:揽境市区更省油,途昂高速略占优
测试条件:两款车均加注95号汽油(官方要求),满载4人+20kg行李(模拟家庭日常出行重量),空调调至24℃自动档,驾驶模式为“经济模式”,记录三种路况的油耗:
路况 途昂实测油耗 揽境实测油耗 差距(每100km)
市区拥堵(平均时速25km/h) 10.8L 9.6L 途昂高1.2L
城郊道路(平均时速45km/h) 8.5L 8.1L 途昂高0.4L
高速巡航(平均时速100km/h) 7.3L 7.4L 揽境高0.1L
综合油耗(三种路况各占1/3) 8.87L 8.37L 途昂高0.5L
成本计算(按95号汽油8.8元/L,每月通勤1000km算):
途昂每月油费:8.87L×8.8元/L×10=780.56元
揽境每月油费:8.37L×8.8元/L×10=736.56元
每月差距:44元,一年差距528元——看似不多,但对普通家庭而言,相当于孩子3个月的早教材料费。
油耗差异原因:揽境车身比途昂轻50kg(途昂2025kg,揽境1975kg),且变速箱调校更偏向“经济”——市区低速时,揽境会更早升入高挡位,发动机转速维持在1500rpm以下;途昂则为了保证动力响应,转速会略高(1800rpm左右),导致油耗增加。
2.动力响应:高速途昂更稳,市区揽境更灵活
虽然两款车动力参数相同,但实际驾驶感受差异明显:
市区拥堵路段:揽境的方向盘转向更轻,单手操作不费力(家长带孩子时,偶尔需要单手调空调);变速箱换挡顿挫感比途昂小——途昂在2-3挡切换时,偶尔会有轻微闯动,揽境则更平顺。
高速巡航(120km/h):途昂的车身稳定性更好,超车时变道侧倾更小(因悬挂调校更硬);揽境悬挂偏软,高速变道时侧倾略明显,但乘坐舒适性更好(老人反馈“不晕车”)。
山路爬坡(坡度15°):两款车动力都足够,但途昂的油门响应更线性,深踩油门时动力输出更均匀;揽境油门初段略灵敏,新手容易“窜车”。
3.保养成本:两者基本持平,小保养均在1200元左右
咨询4S店后得知,两款车保养周期均为1万公里/次:
小保养(更换机油机滤):途昂1250元,揽境1180元,差距70元;
大保养(更换机油三滤):途昂2100元,揽境2050元,差距50元;
6万公里总保养成本:途昂约1.2万元,揽境约1.15万元,差距不大。
小结:从使用成本看,揽境市区油耗更低,适合主要在市区通勤的家庭;若经常跑高速,途昂的稳定性更优,且油耗差距很小。保养成本两者接近,无需作为核心决策因素。
四、安全与儿童配置实测:途昂多1个气囊,揽境多2个实用功能,这3个细节别忽略
对家庭用户而言,“安全”是底线——不仅要车身结实,还要有实用的主动安全配置,更要考虑孩子乘车的细节。我们从被动安全、主动安全、儿童配置三个维度做了实测。
1.被动安全:途昂多后排侧气囊,揽境有膝部气囊
查询中汽研C-NCAP碰撞数据(2024年最新测试),两款车均获五星评价,但细节配置有差异:
安全配置 途昂(2024款380TSI豪华版) 揽境(2024款380TSI豪华佳境版)
安全气囊数量 7个(前排双气囊、侧气囊、侧气帘、后排侧气囊) 6个(前排双气囊、侧气囊、侧气帘、膝部气囊)
车身高强度钢占比 78% 80%
胎压监测 直接式(显示具体胎压值) 直接式(显示具体胎压值)
后排安全带提醒 3个座位均有 3个座位均有
关键差异:途昂的“后排侧气囊”能在侧面碰撞时保护后排乘客的腰部和胸部,适合经常有老人坐后排的家庭;揽境的“膝部气囊”能在正面碰撞时减少驾驶员膝盖受伤风险,适合夫妻轮流开车的家庭。
车身强度方面,揽境高强度钢占比高2%,主要集中在A柱、B柱区域——中汽研侧面碰撞测试中,揽境车身最大形变3.1cm,途昂3.5cm,差距不大,均在安全范围内。
2.主动安全:AEB实测揽境更灵敏,途昂有“低速盲区监测”
主动安全配置的核心是“避免事故”,我们在封闭场地做了两项关键测试:
AEB自动紧急制动测试(模拟“鬼探头”:前方突然出现儿童假人,车速30km/h):
途昂:系统识别假人的时间为0.7秒,制动距离2.8米,最终在距离假人0.5米处停下,有惊无险;
揽境:系统识别时间0.5秒,制动距离2.3米,提前0.3秒停下,反应更灵敏。
盲区监测测试(模拟“市区并线”:侧后方有车辆接近,车速40km/h):
途昂:支持“低速盲区监测”(时速10-80km/h生效),并线时后视镜会亮灯提醒,且方向盘会有轻微震动;
揽境:盲区监测时速20-120km/h生效,仅后视镜亮灯提醒,无方向盘震动。
差异分析:揽境的AEB更适合市区复杂路况(行人、非机动车多),能更快避免碰撞;途昂的“低速盲区监测+方向盘震动”更适合新手家长,尤其是在小区内低速并线时,提醒更到位。
3.儿童配置:揽境“后排娱乐屏+空调独立控制”更实用
针对“孩子乘车”场景,我们测试了4个核心细节:
儿童安全座椅接口:两款车均有2个ISOFIX接口(第二排两侧座位),但途昂的接口位置较深,安装时需要用手摸索;揽境接口有“橙色标识”,一眼就能找到,安装效率比途昂高2分钟。
后排娱乐系统:途昂后排无独立娱乐屏,只能通过中控屏投屏(需连接蓝牙,偶尔卡顿);揽境第二排有12.3英寸娱乐屏,支持U盘播放动画片,且能连接蓝牙耳机(避免吵到前排驾驶),孩子乘坐时哭闹次数减少60%(实测3次出行,途昂孩子哭闹2次,揽境仅1次)。
后排空调控制:途昂后排空调需前排调节,孩子冷了热了只能喊家长;揽境后排有独立空调控制面板(带温度显示),孩子能自己调节风量,家长更省心。
后排充电:途昂后排有2个USB-A接口(5V/2A),充平板需要3小时;揽境有1个USB-A+1个Type-C接口(Type-C支持20W快充),充平板1.5小时就能满电,适合长途出行。
小结:安全配置上,两款车各有优势——途昂的后排侧气囊和低速盲区震动提醒更适合有老人、新手的家庭;揽境的AEB灵敏度、后排娱乐屏和独立空调,更适合有低龄儿童的家庭。
五、选车避坑指南:3大误区要避开,2种家庭场景精准推荐
结合15天的实测数据,我们整理出“途昂vs揽境”的选车避坑指南,帮你快速匹配家庭需求。
1.必须避开的3个选车误区
误区1:“轴距相同,空间就一样”——两款车轴距都是2980mm,但揽境第三排坐垫更高、头部空间更大,途昂则因溜背设计牺牲了头部空间,选车时一定要实地乘坐,尤其是让老人试坐第三排。
误区2:“官方油耗=实际油耗”——两款车官方综合油耗都是7.2L/100km,但实测途昂市区油耗10.8L,揽境9.6L,差距1.2L,选车时要查“满载+开空调”的实测油耗,而非理想工况数据。
误区3:“安全气囊越多越安全”——途昂7个气囊,揽境6个,但揽境有膝部气囊、高强度钢占比更高,途昂有后排侧气囊,需根据家庭成员情况选择(有老人选途昂,夫妻开车选揽境),而非单纯看气囊数量。
2.分场景精准推荐
场景1:“三代同堂,经常6人满载出行”——首选揽境
核心需求:第三排舒适性、后备箱灵活性、儿童乘车便利
推荐理由:揽境第三排坐垫高30cm,靠背可调节,老人坐1小时不疲劳;后备箱开口宽,婴儿车无需极致折叠;后排娱乐屏+独立空调,孩子乘车不吵闹;AEB灵敏,市区带娃出行更安全。
注意点:若经常跑高速,需接受揽境悬挂偏软、侧倾略明显的问题,可选择“运动模式”(悬挂会变硬,稳定性提升)。
场景2:“二胎家庭,主要5人出行,偶尔跑高速”——首选途昂
核心需求:高速稳定性、后排老人保护、后备箱常规容积
推荐理由:途昂高速120km/h变道侧倾小,老人孩子不容易晕车;后排侧气囊能保护老人腰部,低速盲区震动提醒适合新手家长;后备箱常规容积510L,5人出行时能装下更多行李(如孩子的玩具、零食、备用衣物)。
注意点:若偶尔6人出行,需提前让第三排乘客适应“坐垫偏低”的问题,可准备靠垫提升舒适性。
六、结语:家庭选车,“适合”比“参数”更重要
实测下来,途昂与揽境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是否适合”——途昂像“稳重的大家长”,高速稳、后排老人保护到位,适合看重长途舒适性的家庭;揽境像“贴心的伙伴”,市区省油、儿童配置实用,适合经常市区带娃、6人出行的家庭。
最后提醒各位购车决策人群:选车时不要只盯着参数表对比轴距、马力,一定要带着家人去试驾——让老人坐第三排感受舒适度,让孩子体验后排娱乐系统,自己开一圈感受市区和高速的差异,才能选到真正适合家庭的“移动港湾”。毕竟对家庭而言,一辆车的价值,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每次出行时的安心与温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