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最近又整了个大活儿,哐哐往沈阳砸了200个小目标,不为别的,就是要把自家下一代电车的全套“炼丹炉”,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
不装了,摊牌了。
这操作,翻译过来就是一句话: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各路新势力是把BBA的蛋糕一块块偷走,那宝马现在这手,属于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爆了,然后站在废墟上,用喇叭对着同行喊:来啊,互相伤害啊。
很多人觉得,诶,这是不是德国巨头看好中国,来合作共赢了?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这个“合作共赢”的姿势,更像是武侠小说里,一个武林盟主被一个后起之秀打得心态崩了,然后直接跑到人家山门前磕头说:大哥,收我为徒吧,我给你洗衣服。
为啥?你以为宝马想来吗?不是想不想的问题,是再不来,欧洲老家那点祖产都要被新时代的雷电法王们给电成灰了。
首先,最现实的问题,车卖给谁?
你搞个新能源车,尤其是电车,不在中国卖,那你打算卖给谁?卖给南极的企鹅吗?中国现在就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食堂,全世界的食客都在这儿扎堆,你作为一个厨子,不在食客最多的地方开店,反而天天琢磨怎么在后厨搞装修,这不是纯纯的行为艺术么。宝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以前靠着蓝天白云标,还能装一装老师傅,现在发现新来的厨子们个个都会颠勺,而且还自带流量,再不来偷学几招,过几年菜单上就没自己的菜了。
所以你看,这根本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商业布局,这就是求生本能。求生,懂吗?就是你掉水里了,旁边飘过来一根木头,你不会去研究这木头是花梨木还是紫檀木,你只会一把抱住。中国市场,现在就是宝马的那根木头。
其次,咱们再聊聊供应链这个老梗。
讲真,中国的供应链已经不能用“牛”来形容了,这是一种近乎玄学的存在。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起眼,一旦你下了订单,加了点叫“钱”的水,它“嘭”的一下,就能给你变出一个覆盖几百公里的完整工业体系。从一颗电芯,到一块玻璃,甚至到一个车门把手上的螺丝,只要你能想到的,它就能给你配齐。
我作为一个曾经在制造业边缘OB过的中年人,是见过国外那种效率的。一个零件,走流程走半个月,清关清半个月,再运半个月,等你拿到手上,黄花菜都凉了。但在中国,尤其是在长三角珠三角,今天你提需求,明天供应商的工程师可能就坐你办公室跟你一起改图纸了。这谁顶得住啊?!
这种效率,对于习惯了慢悠悠喝下午茶的欧洲老师傅们来说,简直就是三体人降临。所以宝马把生产线搬过来,本质上是把自己的任督二脉接到了一台超级计算机上,它图的不是省钱,它图的是续命。加大加大加大,只有all in,才能活下去。
写到这我突然感觉,我把宝马说的这么惨,人家公关会不会来砍我。但讲真,这就是事实。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智能化。
这年头,电车如果只是一个装了电池的铁壳子,那跟老头乐有什么区别?真正的战场,在软件,在智能座舱,在自动驾驶。而这些东西,实验室里是搞不出来的,必须要在最混乱、最不讲理、最真实的场景里去“渡劫”。
什么是真实场景?不是加州一马平川的高速,而是突然从巷子里窜出来一个鬼探头的“老头乐”,是你前面那辆五菱宏光上随时可能掉下来的一个水桶。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算法就得快。
德国的工程师在慕尼黑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是永远无法想象这种“道诡异仙”式的路况的。他们不把研发中心、测试团队整个搬过来,闭门造车造出来的东西,到中国市场,就是个笑话。他们不是来“求助”,他们是来“求学”,甚至是来“朝圣”的。
讲真,沈阳那个地方,除了工业底子硬,鸡架也是真的香,我上次去出差,一晚上能炫三个。你看,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所以,宝马这波操作,看似是豪掷千金的霸总行为,内里其实是被逼上梁山的无奈。它曾经引以为傲的品牌玄学,那个蓝天白云标带来的信仰光环,在“冰箱彩电大沙发”和“一键自动泊车”面前,突然就不那么灵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而宝马发现,自己的爱,正在变得很特别。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场商业投资,不如说这是一场“飞升仪式”。宝马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中国这个最大的“修仙模拟器”里,要么在残酷的内卷中被打得神形俱灭,化为一抔黄土;要么,就是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经历天劫,练出金身,从此成仙成佛。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