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7月1号不准不合规电动车上路的第一天,我早上七点半挤地铁出来,特意绕到平时常走的几个路口瞅了瞅——没见着穿制服的交警守着查车,也没见着谁的车被拦下来。我上班的地儿在曲江和雁塔交界的老小区,算不得市中心核心地段,可就算是这样,往常早高峰的混乱劲儿一点没少:电动车见缝插针往机动车道钻,送孩子的家长单手扶把刷手机,还有辆外卖车直接从斑马线逆行冲过去,吓得右转的出租车猛打方向盘。
说实话,这两天刷朋友圈看新闻,好多人都说“新规第一天肯定严查”,我还特意把挂在车把上的旧临时牌照擦了擦——虽然知道这玩意儿下个月就作废了,但想着万一有过渡期执法宽松呢?结果出门溜达一圈才发现,跟我一样没当回事儿的大有人在。路边的修车摊老板边给电动车换轮胎边嘟囔:“查啥牌啊,我这儿昨天还有三辆旧车没上牌呢,车主说‘能骑一天是一天’。”卖早点的阿姨接话:“就是,我儿子昨天还骑他那辆没牌的电动车送娃上学,路上遇见交警打招呼,人家也就挥挥手让走了。”
要说这新规的初衷是好的,毕竟路上跑的电动车确实乱得让人头疼。上回我坐同事的车下班,走到西三环跟科技路交叉口,一辆电动车突然从绿化带里窜出来,同事急刹车差点追尾,骑电动车的小伙子倒好,扭头骂了句“会不会开车”扬长而去。这种事儿我见了不是一次两次,有次看新闻说西安去年发生的交通事故里,机动车和电动车之间的碰撞占了三成多,其中不少就是因为电动车随意变道、逆行、闯红灯。
可问题来了,把精力全扑在车牌上真的有用吗?我有个在交警队上班的朋友偷偷说,最近他们确实在查无牌车,但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既没上牌又没买保险的“黑车”,真正挂了正规牌照的电动车,只要不闯红灯不逆行,交警根本不会拦。换句话说,车牌更像是个“身份标识”,真要管的是骑车人的规矩意识——你挂了牌就能保证不闯红灯?就能保证不逆行?我看未必。我同事老张上个月刚给电动车上了蓝牌,前天早上送孩子还是为了赶时间,在非机动车道逆行了半公里,被我撞个正着时他还笑:“有牌怕啥,又没人盯着我。”
其实大家都明白,治理电动车乱象得“软硬兼施”。硬件上,该划的非机动车道别总被汽车占着,该装的隔离护栏该补的补;软件上,除了查车,更该多搞点宣传——比如在学校门口贴点“家长骑车别逆行”的警示画,在外卖站点搞“文明骑行积分奖励”。我楼下开超市的王哥说得实在:“你光罚钱谁服啊?要是能让大家打心底里觉得‘不遵守交规危险’,比啥都强。”
这两天我还特意翻了翻交管部门的数据,7月1号当天全市共查处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200多起,其中无牌驾驶的占了近四成。这说明新规确实起了作用,但剩下的六成——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这些“老毛病”,才是真正需要下功夫解决的。毕竟,车牌是死的,人是活的,再严格的牌照管理,也管不住骑车人图方便的侥幸心理。
从早高峰的街头回到办公室,我盯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发愣:咱们老百姓要的不是一纸牌照,而是路上能少点提心吊胆;管理部门要的不是查了多少辆车,而是真能降下事故率。新规才刚开始,说不定过段时间执法力度会跟上,配套措施也会完善,但有一点得记住——管车不如管人,让每个骑电动车的人都把交规当回事儿,这才是治本的办法。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