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混动汽车可以说在国内市场上越来越火,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都会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选项。
因为它看起来确实很完美,既有电车那种安静、省钱的优点,又没有纯电车那种跑长途时需要到处找充电桩的烦恼。
不过,很多事情光看广告和听销售介绍是不够的,只有真正长时间用下来,才会发现一些当初没想到的情况。
对于那些已经开了三四年混动车的车主来说,他们的感受就更加真实和深刻。
有些真相,可能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明白。
刚把混动车开回家的时候,绝大多数车主的感受都是非常惊喜的。
这种车和传统燃油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套电机和电池。
这套系统带来的驾驶体验提升,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行驶的平顺性。
传统燃油车为了让换挡更顺畅,工程师们想尽了办法,从4速变速箱一路发展到现在的8速、9速甚至10速,但换挡时的轻微顿挫感,在很多车型上依然难以完全消除。
而混动车在市区中低速行驶时,主要依靠电机来驱动车轮,电机输出动力是线性的,根本不存在换挡这个动作,因此车辆的加速过程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平稳地推出去一样,安静又顺滑。
有调查数据显示,混动车主对于车辆动力平顺性的满意度高达百分之八十八,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
可以说,电机驱动一下子就解决了困扰燃油车一百多年的平顺性难题。
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这种优势更加明显。
堵车时,燃油车需要频繁启动、怠速,不仅发动机噪音烦人,眼看着油耗飙升也让人心疼。
而混动车在堵车时,发动机可以完全不工作,车内异常安静,也完全没有原地烧油的焦虑感。
夏天在车里开着空调午休,也不用担心发动机会产生一氧化碳,安全又舒适。
甚至在周末去郊外露营,混动车的大电池还能充当一个大型移动电源,外接个电磁炉煮火锅、连上投影仪看电影,这些都是燃油车无法提供的独特体验。
从这个角度看,混动车在日常使用中的很多场景,确实提供了接近纯电车的便利和舒适。
接下来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是,如果买了插电式混动车,但家里没有方便的充电条件,一直当油车开,会不会很亏,油耗会不会很高?
实际情况可能和大家想的不太一样。
数据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插电混动车主,日常充电并不频繁,很多时候就是把它当成一台普通的燃油车来使用。
即便是在这种不充电、只加油的情况下,混动车的油耗表现依然相当出色。
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人在冰岛自驾游时租了一台插电混动版的SUV,因为当地充电设施不普及,全程2400多公里基本都是纯烧油跑下来的。
在平均时速70公里左右的情况下,总共加了146升汽油,计算下来百公里油耗只有6升左右。
这还是在使用热值相对较低的乙醇汽油跑出来的成绩。
如果换成国内品质更好的纯汽油,油耗表现还会更好。
为什么背着沉重的电池,混动车还能这么省油呢?
这是因为它的工作逻辑和普通油车不同。
混动系统里的发动机通常是专门为省油而设计的高效率发动机,而且在起步、低速等最费油的工况下,电机会主动介入辅助驱动,帮助发动机避开效率最低的区间。
所以,即使你完全不给它充电,它也依然是一台非常省油的汽车,甚至比很多同级别的纯燃油车还要省。
因此,把插电混动车当作一台省油的油车来买,这笔账算下来并不吃亏。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
对于那些习惯了用电,并且享受低成本出行的车主来说,开了两三年后,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
很多人开始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多花点钱买一个电池更大的版本。
那些把混动车当成纯电车来开的车主,占比也接近一半。
但插电混动车的电池容量通常比较小,纯电续航里程大多在50到150公里之间。
这就意味着,要想一直保持纯电行驶,充电的频率会非常高。
根据统计,有将近七成的插电混动车主,每周需要充电两到三次,甚至有百分之十五的车主,每周充电次数高达四到六次。
如果家里有自己的充电桩,每天回家顺手插上,这不算什么大问题。
但对于那些依赖公共充电桩的车主来说,这就成了一项不小的负担。
你可能需要把去商场、超市购物的时间和充电时间绑定在一起,或者下班后专门绕路去找充电站。
一周去五次商场,只为了给车充电,这种生活方式显然会让人感到疲惫和被束缚。
当充电从一种省钱的乐趣,变成一项必须完成的日常任务时,很多人就会开始怀念加油站的便利,或者懊悔当初没有直接选择纯电续航更长的版本,甚至是纯电动车。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就是发动机的保养问题。
很多车主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我大部分时间都用电,发动机一年也启动不了几次,那发动机的保养是不是就可以延长,甚至不用换机油了?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有风险。
机油这种东西,不仅会因为使用而消耗和污染,它本身也会随着时间而氧化、变质。
机油里的各种添加剂,比如抗氧化剂、清洁剂等,是有保质期的,时间长了就会失效。
即使你的车一直停着不开,一年之后机油的润滑和保护性能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几乎所有汽车厂家都在保养手册里规定,保养周期是按照行驶里程或时间来计算的,通常是“一万公里或一年”,哪个先到就以哪个为准。
如果你因为发动机用得少就忽略了按时保养,一旦车辆的发动机或者混动系统出现故障,厂家很可能会以“未按规定保养”为由,拒绝提供保修服务。
特别是很多品牌宣传的“三电系统终身质保”,其前提就是必须全程在授权服务站按时保养。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略显尴尬的局面:车主为了省油钱而选择用电,但每年还是要为那台不怎么工作的发动机支付一笔固定的保养费用和时间成本。
这让一部分车主再次感到,混动车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省心。
最后,也是最关系到长期使用成本的一点,就是电池的衰减问题。
任何充电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容量衰减,混动车的电池也不例外。
而且从理论上讲,由于混动车的电池容量小,它的衰减速度可能会比纯电动车更快。
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同样是行驶5万公里,并且假设全程都用纯电模式。
如果是一台纯电续航100公里的插电混动车,它的电池大约需要经历500次从满到空的完整充放电循环。
而如果是一台纯电续航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它的电池只需要经历125次循环。
电池的寿命和循环次数密切相关,循环次数越多,衰减就越快。
这意味着,在同样的使用强度下,混动车的小电池被“反复折腾”的频率要高得多,衰减速度自然也更快。
有实际测试案例表明,一台行驶了11万公里的插电混动车,其电池容量衰减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二十。
这反映到实际使用中,就是原本标称能跑150公里的纯电续航,现在可能连120公里都跑不到了,考虑到各种实际因素的折扣,体验上的差距会非常明显。
因此,对于打算购买混动车并长期持有的消费者来说,在购车时详细了解该品牌的电池质保政策,特别是是否有“终身质保”或较长的保修期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可能出现的电池衰减焦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