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

摩托车江湖旧事:重庆造风靡越南,十年兴衰背后的“自家手艺人”心病

在胡志明市的黄昏,街头巷尾总是被一阵阵机油味和发动机轰鸣包围。摩托车像蚂蚁一样爬满大街小巷,有时候甚至会撞见老林——一个曾经靠修中国摩托发家的越南师傅。他的修理铺里还挂着块褪色的“LIFAN”招牌,说是纪念,其实更多的是无奈。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1999年初夏,河内西湖边的小旅馆里,经销商阮文强第一次摸到力帆100cc弯梁时,还以为自己捡了宝。那会儿日本本田要2100美元一辆,他只花700美元就能进货,一晚上喝两杯青啤都能乐出声。后来他跟我说:“那几年,中国来的摩托比米饭还多。”

这事其实有点意思。我表舅年轻时跑过云南口岸,说当年中越边境线上,每天都有几十辆卡车往外拉新摩托。有一年春节前,他亲眼看见广西凭祥火车站卸下一整列装着隆鑫、轻骑的新货,“黑压压一片,比卖白菜还热闹。”那种场面,现在只能在旧报纸角落找到照片。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2002年重庆出口数据直接冲到19.2亿美元,据说光是力帆、隆鑫几家厂子,就撑起了整个东南亚市场的大半壁江山。那个年代,只要你走进海防港或者胡志明市郊区仓库,总有人嚷嚷着找中国老板订货。一位做配件生意的陈叔回忆:“有段时间连螺丝都脱销,经常用本地钉子顶上。”

可惜好景不长。这种疯狂输出背后埋下祸根——价格战杀红眼。当时浙江义乌的小厂偷偷把售价砍到600美元,还有广东企业干脆贴500清仓价。“谁先涨价谁傻帽”,这是工厂老板们酒桌上的行话。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再后来更离谱,一台整车利润只剩30块钱人民币。我记得力帆财务科长刘姐抱怨过:奖金没法发了,工人嘴上不说心里憋屈得很。结果大家开始琢磨怎么省料,从钢材厚度,到链条材料,再到发动机散热片,全线缩水。有个零件供应商王哥私下讲,“早期咱们给他们配1.2毫米厚钢管,到最后只敢供0.8毫米,不然就没人要。”

这些猫腻很快传开。本地农民发现,新买来的中国摩托,下雨漏电、喇叭哑炮不算啥,有时候刹个急弯直接掉链子。在河内近郊,我听老范(出租司机)吐槽过一次:“以前你们中国货便宜又耐用,现在全成豆腐渣!”还有岘港渔村的小贩专门编顺口溜调侃,“买辆国产小铁马,不如步行赶集啦”。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内部乱象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据轻骑原代理商黎叔讲,那几年同行之间互相挖坑,有人塞红包让配件商故意偷换密封胶,本田的人混进来收买当地代理,把螺栓尺寸做小半号,让对方丢脸。这些阴招,在行业圈子早已不是秘密。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到了2004年底,越南政府终于忍不了了。一道命令下来,进口关税翻倍,每台17项检测报告,一查一个准。“原来170美金卖得欢,加完税变340,看谁还能笑出来?”重庆出口额一下跌剩零头,大批厂家资金断裂倒闭收摊。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与此日本品牌悄悄卷土重来。本田建起自己的生产线,把90%零部件本地化,还在乡镇铺维修网点。有一年雅马哈搞活动,请技术员免费下乡保养车辆,据说连偏远山区也能当天修好火花塞。这服务劲头,当地媒体《青年报》专门写过报道,说“日本人的细致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等再回首,中国品牌已经沦为市场边缘角色。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本田占据70%,雅马哈20%,而曾经风光无限的国产牌照,只剩1%。老林师傅店里的最后几台“中国仔”,最终还是被拆成零件凑合卖掉了。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不过世事难料。2020年前后,又冒出新气象——电动摩托悄然登陆河内街头,这次主角变成了雅迪和绿源这样的电动车企。他们吸取教训,不打低价,而是在北江设厂,根据山路加粗减震弹簧,为应对雨季提升密封等级。据业内人士透露,他们甚至邀请当地工程师参与设计,让产品更接地气。(相关信息可参见《中国日报网》2025-04-13报道)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售后也玩出了新花样,比如承诺24小时上门维修,在郊区设立配件仓库,实现当天换电池当天修控制器。而且价格定位与日系燃油差不多,再没有昔日割肉甩卖那套套路。《钛媒体APP》今年初的一篇分析提及,仅2023年雅迪就在越南销量突破10万辆,并投资建第二座工厂扩产至200万台规模,可谓卷土重来但步伐谨慎许多。(参考《钛媒体APP》,2025-02-24)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偶尔还能听村民聊起当年的往事,比如安沛省黄阿姨感慨,她嫁女儿时特意挑了一辆崭新的隆鑫作嫁妆,如今却觉得最值钱的是院墙旁那棵老槐树,因为它从没偷工减料,也不会因为行情变化改名字。而我的表舅最近倒腾二手杂货,说偶尔还能收到当年的国产破旧铁皮壳,但真正舍不得扔的人越来越少,大部分早已融入废品堆,被重新炼成别样模样流向世界各处去了吧。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史实参考。

出口19.2亿到败走越南,揭秘中国摩托败北真相:人性因素成关-有驾

信源:《国货雅迪电动车 助力摩托车大国越南绿色交通转型》(中国日报网 2025-04-13)、《越南,电驴出海的下一个「战略要塞」》(钛媒体APP 2025-02-24)、部分历史细节采自受访者及地方报刊记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