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的一位老同学遇到了件烦心事。
他在 2022年购置了一辆当时颇受欢迎的某品牌增程式新能源车,车企承诺的 8 年 15 万公里电池质保,让他买车时心里特别踏实。
可前几天,他满心欢喜地打算自驾出游,出发前想着去做个全面检测,结果这一查,跑了10万公里的车,电池健康度竟然只剩 70%。老同学当场傻眼,他满脸疑惑地跟我吐槽:“我这平时开车也算爱惜,怎么电池就成这样了?”。
细聊之下才发现,和我老同学的日常用车习惯脱不了干系。
他平时工作忙,晚上回家插上充电桩后,经常第二天早上才想起来拔,有时候甚至周末一充就是一整天,完全不考虑电池过充的危害。
锂电池充满后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就像人吃撑了还硬塞,时间长了电极会受损。之前杭州有辆电动车起火,经查就是过充导致电池鼓包引发爆炸,想想都让人害怕。其实日常充电到 90% 就够了,除非跑长途,真没必要充到 100%。而且现在的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也不能等到用尽了再充,深度放电更伤电池。
还有就是,他家小区没有地下车库,冬天车子只能露天停放,早上着急上班,一上车就把暖风开到最大,然后猛踩油门出发。低温下电池活性本就低,突然大电流放电,很容易损伤电极。有经验的老司机冬天都会提前预热电池,或者把车停在车库,虽然麻烦点,但能延长电池寿命。
另外,他跑业务经常要赶时间,快充站又方便,所以几乎天天都用快充给车 “续命”,很少用慢充。要知道,有测试表明连续 300 次快充循环后,电池衰减会比慢充快很多。
原本充满电能跑 400 公里的车,现在开个 300 公里都费劲,碰上冬天开暖风,续航更是少得可怜,这也难怪老同学会郁闷了。
其实我身边不少车主都这样,觉得有质保就高枕无忧,却不知道这些坏习惯正在悄悄侵蚀电池寿命。
我们日常用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习惯,同时也要时常关注一下电池健康。
先说最方便的,就是看车里自带的功能。现在不少新能源车的车载系统里都有专门显示电池情况的地方,你在车机屏幕上找找,一般在 “车辆设置” 或者 “电池信息” 那栏里,可能直接就标着健康度百分比,一眼就能瞅明白电池现在的状态。不过也不是所有车都有这功能,得看车型。
再就是去4S 店或者专门修新能源车的维修店。他们有那种专业的设备,能测出电池的实际容量、里面的电阻还有电压啥的,这些数据一出来,师傅就能准确告诉你电池健康度咋样了。
还有个自己平时就能留意的,就是观察续航变化。新车的时候充满电能跑多少公里,比如刚买时满电跑 400 公里妥妥的。过段时间再看看,同样充满电,现在能跑多少。要是明显少了很多,比如只能跑 350 公里,而且排除了冬天天冷、开空调这些影响续航的因素,那大概率就是电池健康度下降了。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就像咱们的手机电池一样,需要细心呵护。别觉得有了质保就可以高枕无忧,那些不经意的坏习惯,比如过充、频繁快充、低温下粗暴用车,都会悄悄加速电池的衰减。等真到了续航大幅缩水、影响日常用车的时候,就算还在质保期内,不够更换标准的话,遭罪的还是自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