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奔驰又出招了!2026款S级PHEV上市,这次真要和新势力硬碰硬?
最近刷汽车圈,一条消息悄悄冒出来——2025年10月28日,奔驰官方低调上市了2026款S级PHEV插电混动版,售价维持在130.83万元。
评论区瞬间炸了:"这时候还坚持插混?""奔驰是不是怂了,不敢上纯电?""百万豪车市场这么卷,奔驰拿什么跟新势力打?"
要知道,2025年可是新能源汽车全面爆发的一年,理想、问界、蔚来这些新势力品牌疯狂抢占百万级市场,特斯拉Model S也在虎视眈眈。
奔驰这次不推纯电版,反而继续押注插混技术,摆明了是要在豪华车市场走一条"稳中求进"的路子。
那问题来了:百万级豪车都开始卷续航、卷智驾了,奔驰还守着插混技术,到底是战略保守还是另有盘算?
咱今天就从这款2026款S级PHEV说起。
2026款S级PHEV上市悄无声息?奔驰这次打的什么算盘?
先敲黑板划重点:2025年10月28日正式上市的2026款奔驰S级PHEV,只推出了S 450 e L一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30.83万元,和2025款保持一致。
当时很多人看到这条新闻第一反应:"就这?连价格都不变,配置也没大升级?"
没错,奔驰这次上市堪称"低调到尘埃里"——没有发布会,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甚至连官网首页都没挂横幅,就这么悄咪咪地把新车型号换成了2026款。
但越是低调,越说明奔驰心里有数。
咱们仔细扒一扒就会发现,这次上市背后藏着奔驰对市场的精准判断。
先说产品本身。2026款S级PHEV在外观内饰上和2025款几乎没有区别——依然是那个标志性的盾形中网配三叉星立标,依然是那套12.3英寸仪表加12.8英寸OLED中控屏的组合,依然是那个让人坐进去就不想下车的后排行政座椅。动力系统也没变,还是那套2.0T四缸发动机加电机的组合,纯电续航120公里左右,百公里综合油耗1.8升。乍一看好像没啥新意,但奔驰聪明就聪明在——它知道买S级PHEV的客户要的不是"年年换新"的噱头,而是"稳定可靠"的产品力。
再看市场环境。
2025年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确实很热闹——理想MEGA在30万级MPV市场杀疯了,问界M9在40万级SUV市场抢尽风头,蔚来ET9对标百万级豪华轿车。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新势力品牌主攻的都是"纯电动"路线,续航焦虑、充电便利性、长途出行问题依然存在。
奔驰这次继续押注插混,其实是看准了一个市场空白——那些既想体验电动化,又不想完全依赖充电桩的"摇摆派"客户。
往深了说,这次上市时间也很微妙。
10月底正好是车市传统的"金九银十"尾声,也是各家车企冲刺年度销量的节点。奔驰选在这个时候低调上市2026款,其实是在给经销商和潜在客户一个信号:"我们没有放弃插混技术,S级PHEV依然是百万级豪华插混轿车的标杆。"
这招棋看似平淡,实则暗藏机锋——不跟新势力正面硬刚纯电技术,而是继续深耕"油电两用"这个细分市场,用成熟稳定的产品留住那些对纯电动还有顾虑的高端客户。
有人可能要问:奔驰难道不怕被市场淘汰吗?
其实恰恰相反。奔驰很清楚,豪华车市场和大众市场不一样——普通消费者可能会为了尝鲜去买纯电车,但花130万买车的客户,他们要的是"万无一失"的用车体验。
插混技术恰好满足了这个需求:市区通勤用电省钱环保,长途出行加油无忧,还能享受某些城市的新能源牌照。
这才是奔驰敢继续押注插混的底气所在。
插混技术还能打多久?奔驰憋着什么大招没放?
如果说2026款S级PHEV的上市只是"小打小闹",那奔驰2025年的整体产品布局才暴露了它的野心。
咱们把视野放宽一点,就会发现奔驰并不是"只守不攻",而是在下一盘"多线作战"的大棋。
根据奔驰官方在2025年1月公布的信息,今年奔驰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超过10款全新及改款产品,覆盖燃油、插混、纯电三种动力类型。
这里面最重磅的是什么?
不是S级PHEV这种"常规操作",而是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这是奔驰基于MMA模块化架构打造的量产车型,搭载全域800V高压平台、自研MB.OS车机系统、L2++全场景智能驾驶。从定位来看,这款车瞄准的是30-40万级别的纯电轿车市场,对标特斯拉Model 3、小鹏P7i、蔚来ET5这些竞品。
这就很有意思了——奔驰一边在S级这种百万级旗舰车型上坚持插混路线,一边又在30-40万级别的中型车上全力推纯电。
这不是矛盾,而是典型的"市场细分策略"。
咱们拆开来看。百万级豪华车市场的客户画像是什么?大多是40岁以上的企业家、金融圈人士、成功人士,这群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相对保守——他们不是买不起纯电车,而是不愿意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他们来说,家里有好几台车很正常,S级PHEV负责日常商务出行(市区用电、长途加油),另外再配一台纯电SUV或者跑车满足其他需求。所以奔驰在S级上继续做插混,其实是在守住这批"稳定客户"。
但30-40万级别就不一样了。
这个价位的潜在客户大多是30-40岁的年轻中产、互联网从业者、新兴行业精英,这群人对纯电车的接受度高得多——他们习惯了手机每天充电,也不介意车每周充一次电;他们追求科技感、智能化,对传统燃油车的"仪式感"反而没那么在意。
奔驰推出纯电长轴距CLA,就是要抢占这批"新钱"市场,和新势力品牌正面交锋。
再往深了说,奔驰这套"双轨制"策略其实暴露了它对未来的判断:纯电动是大势所趋没错,但这个过渡期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更长。
尤其是在豪华车领域,客户对产品成熟度、品牌信任度、使用便利性的要求远高于大众市场。奔驰不是不会做纯电S级(官方已经确认下一代S级会有纯电版本,预计2029-2030年推出),而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充电网络覆盖、电池技术稳定性、长途出行便利性这些问题没完全解决之前,贸然推纯电旗舰轿车风险太大。
所以奔驰的策略很清晰:用插混技术守住百万级市场的基本盘,用纯电技术抢占30-50万级市场的增量,等到充电基础设施足够完善、电池技术足够成熟、市场接受度足够高的时候,再推纯电版S级"一锤定音"。
这才是百年车企的老辣之处——不是不懂潮流,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激进、什么时候该稳健。
当然,也有人会质疑:奔驰这套打法会不会太保守?
万一新势力品牌提前占领了百万级市场怎么办?
其实这个担心有点多余。目前来看,蔚来ET9、理想MEGA这些新势力的百万级车型虽然声量大,但实际销量并没有撼动奔驰S级的地位。2024年奔驰S级在中国市场依然稳坐D级车销冠,月销量稳定在数千辆。
为什么?
因为豪华车市场拼的不只是配置和科技,是品牌积淀、服务网络、保值率这些"软实力"。
新势力品牌短期内很难在这些方面超越奔驰。
百万豪车还卷什么?奔驰这次到底守住了什么?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觉得:奔驰这次上市2026款S级PHEV没啥亮点,就是换个年份继续卖。
但如果把视野放到整个豪华车市场的竞争格局里,就会发现奔驰守的不是一款车,而是一套"豪华标准"。
咱们先看竞争对手都在干什么。宝马方面,7系和i7双线作战,燃油版主打运动豪华,纯电版主打科技前卫,但市场反馈有点尴尬——燃油7系被S级压着打,纯电i7的销量也远不如预期。奥迪A8L,这两年存在感越来越弱,月销量常年在几百辆徘徊,基本退出了D级车的主流竞争。再看新势力这边,蔚来ET9虽然喊出了"对标S级"的口号,但80万起步的价格、纯电动的定位、品牌力的差距,注定它只能抢走一小部分"尝鲜派"客户,很难撼动S级的核心市场。
这就是奔驰的聪明之处——它不跟宝马拼"运动"(7系的运动化设计确实比S级激进),不跟新势力拼"激进"(纯电技术新势力确实大胆),而是继续坚守"稳重、豪华、可靠"这条主线。
2026款S级PHEV虽然配置升级不大,但它代表的是一种"不变应万变"的策略:外观依然是经典的三厢轿车比例,内饰依然是皮革、实木、金属的豪华堆砌,动力依然是"油电两用"的成熟方案。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传递给市场的信号就是:"S级还是那个S级,买它你不会错。"
往深了说,奔驰守的不只是产品力,是"品牌认知"。
在豪华车领域,有个残酷的现实:无论技术怎么进步、竞争多么激烈,决定消费者选择的往往不是配置参数,而是品牌带来的"安全感"。花130万买车的人,他们不缺钱尝试新品牌、新技术,但他们在意"这笔钱花得值不值""买了这台车会不会后悔""开出去别人怎么看"。奔驰S级经过几十年的市场积淀,早就成了"百万豪华轿车"的代名词——你说你开奔驰S,别人第一反应就是"有实力、有品位、稳重靠谱";你说你开某新势力品牌,别人可能还得问"这是什么牌子"。
再看服务网络和保值率。
奔驰在全国有上百家授权经销商,无论你在哪个城市,售后保养都很方便;S级的保值率也一直稳定在同级前列,三年保值率能保持在六成以上。反观新势力品牌,服务网络还在搭建中,二手车残值是个未知数。
对于百万级车主来说,这些"后顾之忧"才是影响决策的因素。
有人可能要问:那奔驰会不会永远守着插混技术不放?
当然不会。奔驰官方已经明确表示,下一代S级(预计2029-2030年推出)将提供燃油版和纯电版两种选择,到那时纯电S级会和EQS合并成一个车系。
但时间节点——奔驰选择在2029-2030年推纯电S级,而不是现在,就是因为它判断那时候市场条件才成熟:充电网络足够完善、电池技术足够可靠、消费者接受度足够高。
在那之前,插混技术依然是最稳妥的选择。
说白了,奔驰这次推2026款S级PHEV,守的不是一款车的销量,而是整个"百万豪华轿车"市场的话语权。
它要告诉市场:"无论电动化浪潮多猛,S级依然是这个价位段的标杆;想挑战我?先拿出点真本事再说。"
这才是百年豪华品牌的底气——我可以慢,但每一步都踩在市场的节奏上;我可以稳,但谁也别想轻易超越我。
网友吵翻天!这些疑问你也有吧?
2026款S级PHEV上市后,各大汽车论坛、社交媒体的评论区热闹得很。
有人力挺奔驰"稳中求胜",有人吐槽"换汤不换药割韭菜",还有人担心"插混技术会不会被淘汰"。
咱挑几个讨论最热的问题,站在中立角度聊聊。
第一个问题:"130万买插混车,不如加点钱买纯电蔚来ET9?"
这个对比乍一看挺有道理——蔚来ET9起售价80万,顶配也就百万出头,续航能到600多公里,还有换电加持解决续航焦虑。
但仔细算账就知道差别在哪。品牌力差距明显,你开S级停在酒店门口,泊车小哥一眼认出"奔驰旗舰";你开ET9,可能还得解释半天"这是蔚来最贵的车"。使用场景不同,S级PHEV的120公里纯电续航能满足日常市区通勤,长途出行加油,全国哪都能去;ET9虽然有换电,但换电站覆盖率远不如加油站,去三四线城市、偏远地区还是麻烦。保值率和二手车流通性,S级三年能保值六成以上,ET9作为新车型二手市场还没建立起来。综合算下来,对于追求稳妥的百万级车主,S级PHEV依然是保险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插混技术是不是过渡方案?现在买会不会很快被淘汰?"
这个担忧可以理解,毕竟现在电动化趋势这么明显。
但得分情况看。对于10-30万级别的家用车,纯电动确实是主流趋势,因为这个价位的消费者对使用成本敏感,纯电车用车成本低的优势很明显。但百万级豪华车不一样——这个价位的车主不缺买第二台、第三台车的钱,他们要的是"全场景无忧"的用车体验。插混技术恰好提供了"市区用电、长途用油、应急无忧"的灵活性。而且从市场趋势看,欧洲很多豪华品牌都在延长插混车型的生命周期,并不急于全面转纯电。奔驰官方也说了,下一代S级会同时提供燃油、插混、纯电三种动力,说明至少到2030年之前,插混技术依然有市场空间。
第三个问题:"年年换款但配置不升级,是不是在割韭菜?"
这个说法有点片面。
汽车行业的"年款"制度和手机不一样——手机每年都要堆新功能吸引换机,但汽车尤其是豪华车,很多车主一开就是五年、十年,他们要的是产品稳定成熟,而不是"年年尝鲜"。2026款S级PHEV保持和2025款一样的配置和价格,其实是在向市场传递"产品力经过验证、可以放心购买"的信号。而且从经销商角度看,年款更新主要是为了清库存、调整生产节奏,对消费者来说,买2025款和2026款本质差别不大,反而2025款可能还有更大优惠空间。所以"割韭菜"这个说法不太成立,像是正常的产品迭代节奏。
第四个问题:"奔驰S级还能霸占D级车市场多久?会不会被新势力掀翻?"
从目前市场数据看,短期内这个可能性不大。
2024年奔驰S级在中国D级车市场的销量依然遥遥领先,月销稳定在数千辆,远超宝马7系、奥迪A8L。新势力品牌虽然声量大,但蔚来ET9、理想MEGA这些车型定位偏向"大型SUV/MPV",和传统三厢轿车的客户群体有差异。能对S级构成威胁的,反而是奔驰自己——如果未来纯电S级推出后产品力不够硬,或者市场策略失误,才可能给竞争对手可乘之机。
但从奔驰过往的市场表现看,这个概率不大。
奔驰这次没激进,但也没怂!
从2025年10月28日这次低调上市就能看出:奔驰早就不玩"声东击西"那套了,人家现在走的是"稳扎稳打"路线。
2026款S级PHEV虽然看着没啥大升级,但它守住的是百万豪华轿车市场的基本盘;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虽然还没正式上市,但它瞄准的是30-40万级新能源市场的增量。
一守一攻,一个稳住老客户,一个吸引新客户,这才是百年车企的格局——我不急着跟你拼"谁激进",但每一步都踩在市场的脉搏上。
下次再有人说"奔驰保守、不懂电动化",咱就把这套组合拳甩过去:守得住豪华车市场的人,才有资格谈未来!
最后抛个灵魂拷问:如果你手握130万预算买豪华轿车,会选"油电两用"的奔驰S级PHEV,"运动科技"的宝马i7,还是"全面纯电"的蔚来ET9?
或者干脆等2029年的纯电S级?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