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雷凌三年我悟了:省下的油钱,都是拿听力、腰和智商换的

讲真,每次看到有人吹雷凌双擎是家用“最优解”,我都想把方向盘拆下来给他当锣敲。什么一箱油900公里,什么超级保值,听起来就像修仙小说里的天材地宝,谁用谁飞升。但作为一个真实的车主,我必须告诉你,这玩意儿根本不是让你飞升的丹药,它更像是一本《七伤拳》秘籍,想伤别人,先伤自己。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从你身体某个部位或者精神某个角落里硬生生抠出来的。

最近听说新款雷凌要上8155芯片了,我看着自己车里那个反应比我奶奶过马路还慢的屏幕,突然就悟了。丰田这操作,简直就是不装了,摊牌了。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你,之前买车的那帮老伙计,就是被当成了修行路上的垫脚石。

先说这车的第一个修行项目:听力。

雷凌的静音,是个玄学概念。它只存在于时速60公里以下的市区龟速蠕行中,靠着那点可怜的纯电里程,假装自己是个岁月静好的文艺青年。可一旦你把它开上高速,速度指针超过80,这台车的性格就瞬间黑化,从文艺青年变成了重金属咆哮佛。

那是一种复合式的声波攻击,是3D环绕立体声的折磨。胎噪像电锯,风噪像鬼哭,发动机介入时的嘶吼,三股声音拧成一股麻花,直接往你天灵盖里钻。我第一次带我爸妈跑长途,俩老同志全程表情痛苦,下车的时候我妈问我:“儿子,咱家这车是不是没关窗户?”我能说啥?我只能说,妈,这是一种沉浸式驾驶体验,让你感受风的速度。后来我花了2000多块做了个四门隔音,效果嘛,约等于给一个正在嘶吼的摇滚主唱嘴里塞了颗棉花糖。聊胜于无,但主要是心理安慰。4S店的师傅早就看透了一切,淡淡一句“日系车都这样”,直接给你一个哲学层面的回答,让你在痛苦中反思品牌信仰。典中典。

如果说噪音是对你肉体的摧残,那它的那个“电子砚台”车机,就是对你灵魂的降维打击。

这玩意儿开机需要“思考人生”五秒钟,点击任何一个图标,它都得给你表演一个0.5倍速慢动作回放。我每次在停车场着急出门,输入导航地址,它那个延迟能让我感觉自己提前进入了老年痴呆。更别提它那贫瘠到可怜的功能了,连个CarPlay都用得断断续َّة。蓝牙更是重量级,经常是我能听见对方,对方听不见我,搞得我好几次接重要工作电话,都得在路边紧急停车,掏出手机,像个特工一样鬼鬼祟祟。

我儿子那个奥特曼联名玩具车都有感应开锁,我按一下奥特曼的头,车门就开了,讲不讲道理。而我,一个成年人,开着一台十几万的车,每次左手拎着菜,右手抱着快递,还得把东西全扔地上,哆哆嗦嗦地掏钥匙。这不叫开车,这叫修行,磨炼心性。所以当听说新款直接给你拉满8155芯片,我心态直接就爆了。这已经不是背刺了,这是直接把老车主绑在城墙上,然后用投石车反复碾压。三体人看了都得摇摇头说一句:你们地球人真会玩儿。

开雷凌三年我悟了:省下的油钱,都是拿听力、腰和智商换的-有驾

然后,就是最反人类的一点:那个硬到发指的“修行蒲团”。

雷凌的座椅,我严重怀疑它的设计师上辈子是个木匠,而且是专做硬板凳的那种。短途通勤,你感觉不到,因为你的屁股还在麻木中。可一旦开超过一小时,这玩意儿就开始了它的“正骨”服务。你的腰椎、你的尾椎、你的坐骨神经,都会发出抗议。这简直就是对人类腰椎的公开挑衅!我开这车跑过一次两小时的短途,下车的时候,我感觉我的下半身已经不属于我了,是一种压缩毛巾泡开后的酥麻感。后排更是重灾区,我老婆说坐这车后排,比当年军训坐小马扎还痛苦。

开雷凌三年我悟了:省下的油钱,都是拿听力、腰和智商换的-有驾

我作为一个腰不好的中年人,为了迁就这辆车,自己买了腰靠、买了坐垫,把驾驶舱搞得跟个按摩店一样。但这有用吗?没有。因为它的根子是坏的。它在设计之初,就没把你当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你只是一个完成“省油”这个KPI的工具人。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不是在评车,我是在渡劫。这车主也是个狠人。

最后我们来算一笔账,一笔关于“省油玄学”的经济账。

所有人都说,买双擎,就是为了省油。是是是,它确实省油,我这三年平均油耗4.2,一年下来是比纯油车省个几千块。但是,朋友们,但是!当初买车的时候,双擎版比燃油版贵了将近两万块。按照我这个一年一万多公里的普通家用车强度,我得开个七八年,才能把这个差价从油钱里“省”回来。人生有几个七八年?

更骚的操作在后面,这车的保值率,根本不是传说中的“理财产品”。三年下来,残值率比同期的朗逸还低。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当初为了“省油”多花的钱,在卖车的时候,会加倍地还回去。这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金融闭环,你用高昂的代价,买了一个“省钱”的幻觉。这就像你花了一万块办了张健身卡,然后每天骑四十分钟共享单车去健身房,号称省了公交钱。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雷凌双擎是一台烂车吗?它不是。它非常可靠,三大件稳如老狗,开个十年八年可能连个螺丝都不会松。对于一年跑七八万公里的网约车大哥来说,它就是神,就是唯一的真理,因为时间成本和油耗是他们的一切。

但对于绝大多数把它当“家用车”的人来说,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错付。你以为你买的是一个经济适用的伙伴,其实你请回来一个需要你处处迁就的祖宗。所以,买这车省钱了吗?省了,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是你用听力、智商、腰椎和开车时的好心情换来的。就问你这买卖,划算不划算吧。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