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的“瓜”,似乎永远吃不完。
这不,关于两家福特在华合资企业(长安福特与江铃福特)将要合并、从此“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消息刚刷爆各大自媒体,就迎来了反转。江铃福特迅速以公司声明的形式辟谣,称“没有相关计划”,合并之说纯属“毫无根据的谣言和猜测”。
要我们说,合并与否对于相关方和合作伙伴来说,或许是件大事。但放之于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格局和福特品牌在国内的销量表现来看,这事真的没那么重要!
《三国演义》开篇即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本无绝对的对错。
曾几何时,中国汽车市场也经历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海外品牌们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进入华夏大地,对它们而言,这无疑是一片充满机遇的“新大陆”。然而,受制于当时的合资股比政策限制,它们只能选择与本土伙伴合作,由此诞生了“合资车企”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南北大众、南北丰田、南北本田……这种“一鱼两吃”的策略被先行者们玩得风生水起。一方面,市场足够广阔,“多生孩子好打架”;另一方面,外方也在中方合资伙伴之间施展着平衡术。
同一个品牌,拥有两家合资企业,能够支撑起庞大产品矩阵的品牌并不多见。怎么办?业内的通行做法便是基于同一款原型车,进行外观内饰的差异化改造。如同“上阵亲兄弟”,合力抢占市场。帕萨特与迈腾、凯美瑞与亚洲龙、雅阁与思域皆是此中代表。
这样的套路,马自达、福特等品牌也曾跃跃欲试。前者如今已“去一留一”(一汽马自达并入长安马自达),福特是否要“合二为一”?从其在市场中的存在感来看,对外界而言,确实也没那么重要了。
曾几何时,“一鱼多吃”的策略在中国车市屡试不爽:长安福特主攻城市精英群体,江铃福特则瞄准工具型硬汉市场。福特品牌犹如一只八爪鱼,一只触角伸向白领的钱包,另一只则紧抓工地老板的钱袋。
增量时代,多生孩子好打架!
记忆回到世纪之初的中国车市,那会儿的4S店门口挂着“欢迎光临”,销售顾问喝枸杞茶都像在品威士忌。2003年市场激增70%,消费者像疯抢降价白菜般涌入展厅,大众、丰田们简直是在印钞票。
那一代消费者的心思被车企摸得清清楚楚:家用代步?长安福特为你而来,品质代表体面人生;买工具车?请移步江铃展厅,“糙汉子”就要硬核“抗造”;富豪出行?进口福特请上楼,身份符号千金难换;额,对了,这还远远不够,比如福特旗下还有大谈“道”的林肯和号召激情撒野玩家的电马。
这样的案例不止是福特:丰田用皇冠锁定权贵,凯美瑞收割中产,雅力士捕获小年轻;大众让捷达在低端市场拼刺刀,帕萨特坐稳公务车头牌,奥迪则在顶层稳坐钓鱼台,还有保时捷在定义速度与激情……
市场细分,品牌差异,背后是市场红利期的精准收割。
翻开车市阵亡名单,满眼是“多生孩子”战略的残骸:苏菲·玛索没能带动长安雪铁龙登基,广汽菲克请来孙俪代言也没能拉动沉没的航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为什么过去可以,现在就不行?
理由可以说出一箩筐,但是拣拣摘摘到最后,只能说是增长的逻辑已经不一样了。
怎么样不一样?过去是钱塘江涨潮时的弄潮儿,比的是谁跑得更快、谁撒网更猛,要的就是步子够大,手法够快。这就需要更多的车企、更多的车型、更多的经销商,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关键词:市占率。在迅猛增长的市场中,比的是谁抢收得更多。
彼时,市场增量就在摆在那里,你不抢就被别人抢去,多生孩子才好打架!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2017年,山丘被越过。增长红利转变为存量竞争。
曾经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逐渐失灵了。简单新车企、推出新品牌就能大卖的年代,正在一去不复返。
当市场增量不再,市场份额再高,也无法抵挡市场结构性需求的迁移,典型的趋势就是新能源之于燃油车。如果说玩家们看不清形势,那明显是不客观的。但是,船大难掉头,加上燃油车的红利仍在,使得跨国巨头们怎么会轻易放弃?再加上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性依赖和思维定式,实现自我革命何其艰难。
存量时代与增量时代的增长逻辑有什么不同,这里斗胆给出一个参考答案:增长红利的过去是造出车就能卖出去,多生孩子就打胜仗。存量博弈的当下是想清楚为什么样的人群造车!
当市场没有足够的用户增量,对于车企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热衷于营销和新媒体的老总们,而是一批踏实研究消费者,用心洞察真需求和使用场景的产品经理们。
用米尺量一量,然后模仿出来的车都能累计销量百万的年底,过去了。再直白地说,哪些打骨折都几度流拍的整车工厂,都在说明一件事:稀缺的不是产品,而是用户。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众、丰田、本田、福特这些品牌究竟归属于谁,在悬挂同一车标的前提下,真的并不重要。
对于消费者来说,蔚来、理想、小鹏、问界都曾经历过OEM代工阶段,其背后的制造商是江淮还是赛力斯,并不构成客户选择的理由;重要的是车本身,而非生产它的工厂。
对于消费者来说,什么样的品牌值得支付高溢价?是那些对同一车型进行微调后比拼谁价格更低廉的,还是那些精准把握某一类用户需求,并能同时满足其功能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厂商?
当华为的鸿蒙智行将来自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不同厂商的四“界”汇集在同一个华为体验店内一并展示时,合资品牌玩家们却还在试图向客户玩“我是AUDI,我不是奥迪”的文字游戏。
回到福特中国的合并传闻,江铃福特与长安福特是否合并,不过是旧秩序消亡前的最后挣扎。无论福特是否合并,“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时代,注定已经渐行渐远!
试想,若将同一品牌的不同车型置于同一展厅,客户会感到任何违和吗?当然不会。那合并便是迟早的事。如果尚未合并,只能说明痛得还不够深!
接着吃瓜接着舞!
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有学到,随手点个“👍🏻赞”、“转发”和“❤️在看”吧。如果想要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也欢迎给我个“⭐️ 星标”!谢谢你的阅读,我们一起成长。
品牌推广 | 培训合作 | 商业咨询 | 转载开白
请在后台回复 合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