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名副其实的手自一体——AMT变速箱为什么被抛弃了?

在乘用车领域,AM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曾以“低成本自动挡”方案短暂占据市场,但如今已近乎绝迹。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市场AMT搭载量仅156.2万台,远低于DCT的563万台和CVT的446.9万台。其实从技术路径的角度来说,AMT才是最手自一体的手自一体,本身是手动挡变速箱,又可以加配自动换挡模块。这一技术路径的衰落,本质上是技术缺陷、市场选择与产业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最名副其实的手自一体——AMT变速箱为什么被抛弃了?-有驾

AMT通过在手动变速箱基础上加装电子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换挡,但机械结构限制了其性能。其换挡过程需分离离合器、切换齿轮再重新接合,导致动力中断明显,尤其在低速拥堵路况下频繁换挡会引发顿挫,影响驾驶舒适性。此外,AMT的离合器与齿轮组长期承受自动操作的机械磨损,故障率高于传统AT或DCT变速箱,维护成本随之攀升。

最名副其实的手自一体——AMT变速箱为什么被抛弃了?-有驾

随着AT、CVT、DCT技术的成熟,AMT的“低成本”优势被削弱。AT变速箱通过多档位设计和液力变矩器缓冲,实现了平顺性与可靠性的平衡;CVT以无级变速特性提供极致平顺性;DCT则凭借双离合结构兼顾换挡速度与传动效率。相比之下,AMT的换挡体验和耐久性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对“自动挡”的期待。

最名副其实的手自一体——AMT变速箱为什么被抛弃了?-有驾

在新能源浪潮下,乘用车动力系统正经历电动化变革。纯电动车采用单速减速器,混动车型则普遍搭载DHT(专用混动变速箱)或行星齿轮组,彻底摒弃了传统机械变速箱结构。AMT作为燃油车时代的过渡方案,在电动化趋势中失去了技术迭代的空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