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燃油车大促销合资品牌全线参与最高降幅50%,国产车也开始明显热身众多车型迎来大幅度让利

8月,燃油车市场的促销可以说比夏天的天还热。你跟修理工聊天,他说这一个月来看,订单多了不少,特别是中级SUV,几乎见不到原价了。我心想,估算一下,这次的降价力度,最高差不多达到了50%。别说,合资车型几乎成了这场大促最 main 的王者。

我记得有次去看奔驰GLB,销售端的经理跟我炫耀,这个月卖得特别火,降价幅度最高过了50%,哈喽,原来价格也是个吸引眼球的成本。他还补充:豪华品牌其实挺折腾,但只要能刺激消费,也就值了。我也估算了一下,奔驰GLB的最低售价,直接比去年门槛低了十几万,若是按我个人的猜测,这既是打价格战,也借机清库存。

8月燃油车大促销合资品牌全线参与最高降幅50%,国产车也开始明显热身众多车型迎来大幅度让利-有驾

站在对比的角度来看,合资的中高端SUV,差不多存量差不多都在14万到28万这个区间里游走。像宝马X1大降价14.34万,最大幅度差50%左右,宝马的投资吸取的教训可能就是放血。同样价格区间里,英菲尼迪QX55动刀22万,算是比较狠了。而且你看不出来,像沃尔沃XC60,降价也到17.99万,最大推算其降幅在37%左右。

这让我想起,国产车开始也在跟上了节奏。长安CS75、哈弗H6开始打降价牌,降个3万到4万的也算及时雨。你猜他们的心思是挤掉合资,还是留住走量?我觉得,哪都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这就像菜市场买菜,价格摆在那,怎么做差别,跟套路更有关系。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份数据:合资车的平均心算保值率在45%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而国产车在40-42之间。可能国产要更折腾点,留得住客户的不只是价格。你觉得入门的消费者,是真心在关注这些价格,还是‘信我,车开得顺’?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国产车和合资车降价的价格差异,真的就这么大吗?还是说,国产车用这种方式 —— 降价,试图模仿合资车型的价格优势 —— 其实是搬死胡同?我也不太确定,只是感觉,国产品牌要的远不只是价格战的短平快。

8月燃油车大促销合资品牌全线参与最高降幅50%,国产车也开始明显热身众多车型迎来大幅度让利-有驾

回头想想,供应链的博弈就像我们日常买菜——有新鲜货(最新车型),也有滞销货(库存车型)。年前压力大,库存多,价格就变得比拼弄得更激烈。那批便宜车型,是不是早在几个月前压库时就藏好底牌了?看起来,好像降价是个循环,真正的战场其实是在开发新鲜血液。

你是不是也在想,厂家那么拼命做促销,到底是想清库存还是抢占市场?我觉得大部分还是叠加库存压力,只不过用更响亮的价格战掩盖。这就像我修车时,师傅告诉我这修补数组,得看材料存货——供应链上的库存其实已经影响到车价。

说到这我突然想,关于这次促销,我没细想过的:会不会未来几年,价格下压会变成一种常态?那价格还能算价格吗?还是变成一种进入门槛的手段?你觉得呢?假如有人告诉我这些车慢慢都没有溢价空间了,我其实也有点怀疑:会不会市场终究还是看品牌价值,而非一味的跳水?

其实我心里还在琢磨,合资和国产的差异,除了价格之外,到底哪里不同?我觉得,一方面品牌认知是个慢变量,比如大众、丰田到现在仍旧被信赖。另一方面,国产的突围点就在价格里,反而让人觉得便宜也能质量过关了。就像买生活用品,不一定要上进口,国产品牌虽然不大声标榜高端,但内里做得稳。

8月燃油车大促销合资品牌全线参与最高降幅50%,国产车也开始明显热身众多车型迎来大幅度让利-有驾

这么一想,促销打得再猛,实际上大家买车,还是要考虑用几年后的成本。这段先按下不表,我会去找一下燃料耗费、维护成本的差异——也许那个才是真那辆买得值的秘密。

突然发现,很多买车的人,也许更担心这个价格会不会很快又降。你知道自己在选车时最怕什么?不仅是价格,还有那种被套牢的感觉。好比卖房子,降价能吸引人,但要是不知道下一轮更低,会不会心里没底。

在我认识的朋友中,有位销售说:这些促销,实质就是在清库存,价格上来了,利润更低。但我也想:那他们怎么还能保证车的质量?比如这个价格怎么调出来的?难不成,供应链压得紧,车型都变面包似的,一出炉就得吃完才能再出新。

8月燃油车大促销合资品牌全线参与最高降幅50%,国产车也开始明显热身众多车型迎来大幅度让利-有驾

价格如果成为唯一的砝码,那么价格战就像打无休止的拔河赛。这场拼价格的游戏,什么时候会被理性打破?我其实心里有个疑问:市场会不会长久依赖低价,而忽视了车本身的真正价值?

(这段先按下不表)我也不敢下结论,只是觉得,想像中,燃油车的价格战还会持续一阵子。新车价格到哪算合理?其实很难,有时候,买车就像选水果,灯光亮一点的看起来更鲜嫩。真用几年的时候,能不能吃得放心?这是个留白。

嗯……早些年我还会觉得买车只关心油耗、空间,可别说年轻人了,就是我自己,都在偷偷琢磨:一台车的长期用料和未来保值率,才是真正的门槛。那未来会不会在某个点变成:看价格折扣的时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或者说,那个未来其实还得看品牌真情实感的发力。

你说,燃油车价格会不会一直走下去?还是某个点就会踩线——变成买车就是买价格的范畴,真是不知道。这场大促,是不是也让我们反复意识到:价格和价值的天平,永远都在摇摆。

8月燃油车大促销合资品牌全线参与最高降幅50%,国产车也开始明显热身众多车型迎来大幅度让利-有驾

我在想,也许,车价的变动,像股市一样,总会有周期——只不过多了点冲动和算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