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这名字听着就透着股高冷劲儿,像北欧神话里走出来的冰雪王子。可谁曾想,这位王子在中国市场的遭遇,却活脱脱一出跌宕起伏的悲喜剧。
故事的开场,那叫一个闪耀。2017年,吉利和沃尔沃这对强强联手的组合,隆重推出了他们的“得意门生”——极星。145万的极星1,限量1500台,摆明了冲着高端市场去的。紧接着,对标Model 3的极星2也来了,价格亲民了不少,看来是想走个“高低搭配”的路线。一时间,媒体吹捧,业界看好,极星仿佛站在了风口浪尖,就等着扶摇直上九万里了。
可现实,却狠狠地给了极星一记耳光。你以为的高端,消费者并不买账。极星1在国内的销量,惨淡得都不好意思说出口。极星2呢?跟Model 3的销量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后来的极星3,交付也是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时机。更要命的是,极星内部管理混乱,CEO换得比翻书还快,战略也是摇摆不定,一会儿直营,一会儿又搞经销商加盟。价格策略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极星2三年降价超过10万,这是把消费者当猴耍呢?产品质量问题也时不时冒出来,极星4刚上市就召回,这谁还敢买?
到了2025年,极星在中国市场彻底沦为了边缘人物。上半年销量只有区区69辆,这数字,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心酸。李书福老爷子一看不行啊,赶紧注资2亿美元救急。但这笔钱,对于每个月烧钱1-2亿美元的极星来说,也就是杯水车薪。这边厢在中国市场苦苦挣扎,那边厢在全球市场却风景独好。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增长51%,主要靠的是欧美市场。这反差,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为了自救,极星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把极星4的生产线搬到了韩国,又计划关闭低效门店,转向线上直销。甚至还想把极星2的价格再降20%,跟比亚迪海豹正面硬刚。可说实话,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极星还能有多少机会呢?20万价位有小米,30万以上有蔚来、极氪,极星夹在中间,不上不下,处境尴尬。
回想极星的这几年,真可谓成也高端,败也高端。当初高调入场,如今却黯然退场。这不禁让人思考,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究竟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是坚持高端路线,还是放下身段,走亲民路线?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那么,你认为极星还有翻身的机会吗?它会在全球市场找到新的突破口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