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去年那叫一个高歌猛进,销量蹭蹭往上涨,新能源更是像坐了火箭,咻的一下窜了232.7%。
可这才刚迈进2025的门槛,苗头就有点不对劲了。
尤其是奇瑞风云这块,你说它定位是弄潮儿,走在时尚前沿,科技感拉满吧,价格也还算亲民,主力区间在10到25个W,油电混动、纯电都有,照理说应该卖得风生水起才对。
结果咧?
4月份直接哑火,全线飘绿,一个都没能幸免。
就拿风云T9来说,之前可是扛把子,销量嘎嘎猛,去年底一度冲到8000多辆,现在呢?
4月份只剩3992辆,直接跳水22.42%。
风云A8更惨烈,同比环比都往下掉,直接拦腰斩断。
风云T8和T10也好不到哪去,一个赛一个的跌得灰头土脸。
这究竟是闹哪样?
要说奇瑞不思进取,那绝对是冤枉它了。
去年那么漂亮的成绩单,明晃晃地摆在那儿呢。
但症结可能就出在这“进取”二字上。
现在新能源车企,卷配置、卷价格、卷服务,内卷到丧心病狂,恨不得把车当大白菜论斤卖。
反观奇瑞风云这边,步调似乎慢了那么一丢丢。
有人说,是不是因为厮杀太惨烈?
这话倒也没错,比亚迪、理想、问界,个个都是狠,铆足了劲儿想鲸吞市场。
但光把锅甩给竞争,是不是有点过于简单粗暴了?
咱换个思路,消费者掏腰包买车,图个啥?
抛开品牌、价格这些表面的东西,更关键的还是产品力。
风云系列的设计、性能、智能化,是不是真能戳中消费者的G点?
还是说,只是徒有其表,中看不中用?
再者,奇瑞风云的调性,多少有点拿捏不准。
你说它走高端路线吧,价格又摆在那儿。
你说它主打亲民吧,又想标榜科技感和时尚范儿。
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很容易让消费者觉得“差点意思”。
再刨根问底,是不是奇瑞内部也存在一些龃龉?
比如,资源分配失衡,营销策略跑偏,或者干脆就是对风云系列的关注度不够?
毕竟,奇瑞家大业大,摊子铺得太开,难免会有挂一漏万的时候。
实际上,这种“巨轮调头”的窘境,在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的浪潮中,司空见惯。
一方面,要守住燃油车的既有优势,另一方面,又要all in新能源,很容易陷入首鼠两端的境地。
这就好比一个人,既想甩掉一身肥膘,又舍不得戒掉高热量食物,结局可想而知。
所以,奇瑞风云的滑铁卢,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游戏,更是对奇瑞新能源战略的一次当头棒喝。
如何在白热化的市场角逐中找准自身定位,如何打造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硬核产品,如何权衡燃油车和新能源的利益博弈,这些都是奇瑞亟待破解的课题。
当我们下意识地将原因归结为“市场竞争白热化”时,是否忽略了自身产品力、品牌定位、内部资源配置等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如果仅仅把这次遇挫看作是“小概率事件”,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
这更像是一记警钟,提醒奇瑞,新能源这场仗,不好打,单靠埋头苦干是不够的,还得找准航向,精准点穴。
归根结底,消费者又不傻,谁家的车真材实料,谁家的车物超所值,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
奇瑞风云想要浴火重生,光靠情怀和口号,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拿出真家伙才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