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借船出海

在中美贸易壁垒高筑的今天,一家中国车企正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撬开美国市场大门。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与争议人物贾跃亭的联手,不仅成就了FX Super One这款"中美混血"车型的惊艳亮相,更开创了中国汽车"借船出海"的新范式。

这场看似不可能的联姻背后,是魏建军全球化野心的又一次大胆落子,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突破地缘政治封锁的巧妙尝试。

"保定车王"遇上"下周回国"的造车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合作,又将如何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战略联姻

2025717日,美国加州法拉第未来(FF)总部,一款名为FX Super One的全新电动MPV在镁光灯下揭开面纱。

发布会现场数据显示,这款起售价6万美元的车型在亮相短短数小时内便斩获10034台付费预订,其中70%订单来自加州和纽约等电动车成熟市场。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款被FF称为"AI具身智能生命体"的车型,实则是中国长城汽车旗下魏牌高山的"美国版"——通过技术授权方式,长城将成熟车型交由FF进行本土化改造与销售,开创了中国车企进入美国市场的新路径。

魏建军,借船出海-有驾

这场横跨太平洋的合作,源于魏建军与贾跃亭两位性格迥异的企业家在2022年的首次接触。

彼时,长城汽车虽在国内SUV和皮卡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却在高端化和国际化道路上屡屡受挫;而贾跃亭的FF则深陷资金危机,FF91量产计划一再延期,暴露出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软肋。

据网易新闻报道,魏建军看重FF的设计基因和硅谷资源,贾跃亭则急需长城的生产救生索,双方在多次密谈后一拍即合。

"FF合作是高风险高回报的赌注,但中国汽车出海必须借势破局。"魏建军在内部会议中的这番表态,揭示了这次合作的战略意义。

对于长城而言,美国市场一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拜登政府于20251月发布ICTS法规,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进入美国;4月又将对华汽车关税调高至147.5%,后来对华关税虽然整体降至30%,但新能源整车关税却未调整,这基本封死了中国新能源整车出口美国的可能性。

FF作为由中国人创立却拥有完整美国资质的本土车企,恰好能帮助长城绕过这些壁垒——通过零部件出口在美国组装的方式,让魏牌高山以"美国制造"的身份合法销售。

"这不是简单输出,而是共创未来。"贾跃亭在发布会上如此定义这次合作。根据协议,双方的合作远不止于贴牌生产。FF将开放其专利库(FF 91的逆变器技术),长城则提供模块化平台,实现技术快速迭代;在市场层面,FX Super One作为试点,后续计划引入更多长城车型;资本层面,双方还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吸引中美投资者共建供应链。

魏建军,借船出海-有驾

这种"中国智造+美国创新"的模式,既降低了FF的研发成本,也让长城得以规避贸易风险——据新浪财经透露,合作首月预订量便远超预期,这证明了市场对融合基因的认可。

魏建军的这一决策,延续了他一贯的"高风险高回报"风格。这位被称为"保定车王"的铁腕领袖,以"技术过剩"理念著称,曾力排众议将长城从一家地方车企打造成中国SUV和皮卡市场的霸主。

近年来,面对国内车市内卷加剧,魏建军将国际化视为"不是选项,而是生存之道",但长城的海外扩张多集中于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在欧美高端市场始终难有突破。这次与FF的合作,无疑是魏建军全球化战略的一次大胆转向——与其单打独斗,不如借力打力,通过本土化合作撬开最难进入的市场。

贾跃亭则将这次合作视为翻身契机。他在采访中坦言:"魏建军的务实精神,正是FF最缺的拼图。"的确,长城成熟的供应链和魏牌高山年产10万台的产能,恰好能解决FF的量产难题;而FF在美国的品牌影响力和设计能力,则弥补了长城在高端市场的短板。

这场"保定遇上硅谷"的合作,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命运,更可能重塑中美汽车产业的互动模式。在全球化退潮的今天,魏建军与贾跃亭联手搭建的这座"产业桥梁",正在探索一条超越地缘政治的商业新路。

曲线救国

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品牌进入美国市场几乎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面对这一困局,魏建军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巧妙地利用贾跃亭提出的"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为长城汽车找到了一条"曲线救国"之路。

长城汽车在合作中的角色远不止技术提供方那么简单。为确保FX Super One符合美国市场标准,长城派出了超过200人的工程师团队常驻加州,与FF共同完成车型的适应性改造。

合作模式的成功很快在资本市场得到验证。FX Super One预订量破万的消息公布后,此前深陷资金危机的FF股价应声上涨15%,融资窗口重新打开。而长城汽车也因海外市场预期改善获得投资者青睐。

魏建军,借船出海-有驾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模式为中国汽车产业突破美国封锁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据FF透露,除长城外,还有三家中国车企正在洽谈类似的合作。

一位行业观察家指出:"魏建军和贾跃亭的合作如果持续成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通用、福特等美企或效仿这种模式与中国品牌合作,而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也在密切关注。"

魏建军的"借船出海"战略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对全球化趋势的深刻洞察。他在多个场合强调:"汽车产业的未来属于开放合作者。"

这种理念与贾跃亭的"桥梁战略"不谋而合——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纯粹的民族主义或保护主义都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唯有通过创新性的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多方共赢。

FX Super One的热销证明,即便在政治壁垒高筑的今天,市场力量仍然能够找到缝隙生长。

对于长城而言,这次合作的意义远超单款车型的成功。魏建军将FX Super One视为"全球化的重要一步",计划以此为跳板,未来三年在美国建厂,实现真正的本地化生产。

分析机构BloombergNEF预估,若FX Super One交付顺利,2025年可为长城贡献50亿美元营收,并帮助其海外销量目标提升至52万辆。

在魏建军的蓝图中,与FF的合作只是开始,一个更具野心的全球布局正在徐徐展开。

双面魏建军

在汽车界,魏建军一直以"保守务实"的形象著称。

这位从保定一家乡镇企业起步的车企掌门,用三十年时间将长城汽车打造成中国SUV和皮卡市场的霸主,其成功秘诀被总结为"不冒进、不跟风、专注细分市场"

然而,魏建军2025年的一系列动作却让行业大跌眼镜——先是宣布进军百万级超豪华车市场,后又与争议人物贾跃亭联手攻美,这些与传统形象背道而驰的激进决策,揭示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双面魏建军":在保守外壳下,跳动着一颗敢于豪赌的心。

魏建军的"双面性"源于他对汽车产业变革的深刻洞察。

一方面,他保持着传统车企领袖对制造质量和成本控制的极致追求;另一方面,他清醒认识到,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行业革命中,保守意味着淘汰。这种双重认知促使他在保持长城基本盘稳健的同时,在关键领域大胆下注。

2025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同比下滑,正是这种战略转型期的典型特征。魏建军似乎有意将长城从"SUV专业户"重塑为覆盖经济型到超豪华、从燃油到纯电的全谱系车企,而这一宏大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正是他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保守中的激进"

魏建军,借船出海-有驾

FF合作进军美国市场,正是这种战略思维的最新体现。

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年销量超1600万辆,其中46%为进口汽车。若能成功立足,将为长城提供宝贵的增长极。但传统进入方式已被政治壁垒阻断,魏建军不得不采取"借船出海"的迂回策略。

这种灵活务实与大胆创新相结合的特质,正是"双面魏建军"的魅力所在。他在内部讲话中坦言:"汽车的未来属于开放合作者。在今天的产业环境下,单打独斗没有出路。"

值得玩味的是,魏建军与贾跃亭这两位性格迥异的企业家,在战略视野上却有着惊人的默契。

贾跃亭提出的"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本质上是将中国制造优势与美国创新生态无缝衔接的全球化新思路;而魏建军近年来力推的"全球本土化"战略,同样强调深度融入当地市场而非简单出口。

所以两人在FF与长城的合作中各取所需。贾跃亭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量产能力和现金流,魏建军则得到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和技术升级的跳板。

魏建军的"双面性"或许正是中国车企领袖在产业变革期的典型缩影。他们既要守护来之不易的市场地位,又必须打破常规寻找新增长点;既要坚持自主创新,又要善于借力打力。

FX Super One项目上,魏建军展现出的正是这种平衡艺术——既保持对制造品质的绝对控制,又放手让FF负责品牌塑造和用户体验设计。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可能比单纯的激进或保守更为珍贵。

随着FX Super One预订量破万和超跑项目的曝光,魏建军的"双面战略"正迎来关键检验期。这位车企老将能否在保守与激进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点,将决定长城汽车能否在产业大变局中实现华丽转身。

无论如何,魏建军已经用行动证明:在汽车产业的新赛道上,最危险的或许不是犯错,而是不敢尝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