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plus遭遇三次雷击,奇迹安然无恙,法拉第笼效应显威

最近,一段在网上流传的视频让很多人都看呆了。

事情发生在广西,当时正下着倾盆大雨,电闪雷鸣。

视频里,一辆行驶中的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车,在短短几秒钟内,被从天而降的闪电连续击中了三次。

比亚迪宋plus遭遇三次雷击,奇迹安然无恙,法拉第笼效应显威-有驾

那紫色的电光,一次又一次地砸在车顶上,场面非常吓人。

视频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所有人心里都捏着一把汗,最关心的就是两个问题:车里的人怎么样了?

这车还能好吗?

毕竟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雷雨天要远离金属物体,汽车这么大一个铁家伙,不就等于是一个移动的靶子吗?

躲在里面感觉就像是把自己送到了雷公的嘴边。

然而,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车内的乘客安然无恙,毫发未损。

这件事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连《人民日报》的官方账号都进行了转发,吸引了数十万的点赞和数万条的讨论。

一个惊心动魄的意外事件,无意中成了一堂生动又硬核的全国性科普课,让很多人第一次真正了解到一个听起来很专业的物理学名词:法拉第笼效应。

那么,为什么一个被雷电直接命中的金属汽车,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呢?

这就得从这个“法拉第笼”说起了。

其实这个原理并不复杂,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用金属网或者金属板做成的笼子。

当外部有强大的电流,比如雷电,击中这个笼子的时候,电流会非常“聪明”地选择最好走的路径。

对电流来说,导电性能极佳的金属外壳就像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而笼子内部的空气则像是难走的乡间小路。

所以,电流会顺着金属外壳流动,最终导入大地,而不会费力地穿过空气进入笼子内部。

比亚迪宋plus遭遇三次雷击,奇迹安然无恙,法拉第笼效应显威-有驾

我们现在常见的家用汽车,尤其是这种全封闭式的汽车,它的金属车身,包括车顶、车门、以及连接它们的A、B、C柱,共同构成了一个非常标准且有效的“法拉第笼”。

当雷电击中车顶时,那股强大到足以摧毁一切的电流,就会顺着这些金属结构,在车壳表面流淌,最后通过车轮传到地面上,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

车厢内部因为被这个巨大的金属罩子严密地保护起来,形成了一个电场屏蔽空间,几乎没有电流能够穿透进来,所以里面的人自然就是安全的。

这里就引出了大家最疑惑的一个问题:汽车轮胎不是橡胶做的吗?

我们从小就知道橡胶是绝缘体,不导电,那电流是怎么通过轮胎传到地下去的呢?

这个疑问非常普遍,也确实是理解这件事的关键。

没错,在正常情况下,比如面对我们家里的220伏电压,橡胶轮胎是很好的绝缘体。

但是,任何绝缘体都有一个承受极限,这个极限叫做“击穿电压”。

就好比一张纸可以挡住一杯水,但挡不住消防水龙头喷出的高压水柱。

雷电的瞬时电压高得吓人,可以达到几百万伏特,甚至几十亿伏特。

在如此恐怖的电压面前,橡胶轮胎那几万到十几万伏特的“击穿电压”就显得不堪一击,会被瞬间“击穿”。

也就是说,在那一刻,橡胶轮胎的绝缘性失效了,它从一个绝缘体临时变成了一个导体,让强大的电流得以顺利通过并导入大地。

所以,在雷雨天气,尤其是在野外空旷地带,比如公路上、桥上这些没有遮挡物的地方,最安全的选择不是跑到大树底下,而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关好门窗的汽车里。

当然,这次比亚迪宋PLUS能如此完美地扛下三道雷击,也并非偶然,这背后也体现了不同汽车在安全设计上的差异。

事后对这辆车进行了详细检查,发现除了车顶被雷电击中的地方有小块金属熔化的痕迹外,整个车身结构、内饰、天窗玻璃,甚至连直接承受电流冲击的轮胎都完好无损。

比亚迪宋plus遭遇三次雷击,奇迹安然无恙,法拉第笼效应显威-有驾

这与其扎实的用料和结构设计密切相关。

这辆宋PLUS EV采用的是高强度钢一体化车身结构,这种结构整体性好,连接紧密,形成的“法拉第笼”几乎没有缺口。

在电磁屏蔽能力上,它的数值大约能达到60到80分贝,这在所有汽车类型中,属于防雷效果最好的一档。

相比之下,一些为了追求轻量化而使用铝合金车身的汽车,虽然在节能和操控上更有优势,但在防雷这个极端场景下,效果可能会稍逊一筹。

因为铝合金的连接工艺以及为了美观而设计的大面积玻璃天窗,可能会让这个“笼子”的屏蔽效果有所下降,其屏蔽能力大约在30到50分贝。

当然,这不代表它们不安全,只是说在防护等级上存在差异。

而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敞篷车了。

即使把软顶的篷布合上,也无法形成一个封闭的金属结构,因为纺织材料是不能导电的,这就相当于“法拉第笼”的顶部开了个大口子,是完全不具备防雷能力的。

这次事件在网上引发如此大的反响,我觉得是一件大好事。

它用一个真实、震撼的案例,纠正了很多人长期以来的一个知识误区,让大家明白了汽车在雷雨天气中的正确使用方式。

这也从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

安全,是汽车最核心的属性。

从前段时间河北保定,一辆方程豹5被山洪冲走后车身结构依然完整,车主得以幸存,再到这次比亚迪宋PLUS硬扛雷击,这些极端事件一次又一次地验证了我们国产品牌在车辆安全性能上的投入和实力。

这已经不再是简单地造一个能跑的壳子,而是在看不见的安全结构、材料科学、电气系统防护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所以,当我们在雷雨天需要进入车内避险时,也要记住几个要点:首先,一定要关好所有的门窗,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确保“法拉第笼”的完整性。

其次,在车内不要触摸任何金属部件,比如车门内侧的金属把手或者一些金属装饰条,以防万一有感应电流。

最后,如果情况允许,可以考虑将车辆熄火断电,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车内的精密电子设备和电池系统,避免被瞬时的高压浪涌电流损坏。

当然,像比亚迪提供了三电系统终身质保,其中就包含了雷击造成的损坏可以免费维修,这种底气也让消费者在关键时刻可以更专注于保护人身安全,把人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