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不少朋友说想换台MPV,一问才知道,看了几场新能源MPV的发布会,被那些”智能座舱”“无感充电”的概念迷得不行。我也能理解,谁不想开台既环保又智能的车呢?但冷静下来翻翻4月销量数据,有个现实得承认:在13-60万主流MPV市场,卖得最好的依然是那些靠谱的燃油车型。
市场不会骗人,销量榜单就是消费者用票房投下的真实选票。4月MPV市场整体销量稳步向上,但细看数据,腾势D9虽以9045台的成绩排第一,可它主要靠DM-i混动版本撑场子,纯电版本依然是小众选择。紧随其后的是丰田赛那,这台被代购炒了好几年的进口车,如今国产后卖出了8248台,靠的还是那台成熟的2.5L混动系统。
再看别克GL8,虽然单看燃油版销量有5590台,但加上插混版的3842台,实际上GL8全系9432台已经超过了腾势D9。这说明什么?在用户真金白银的选择上,成熟稳定的油车和油电混动系统,依然是MPV市场的主力军。
为什么新能源MPV的竞争力还不够强?拿岚图梦想家举例,它虽然销量达到6717台,增长表现亮眼,但你仔细看会发现,它的订单绝大多数也是PHEV插混版本,纯电版依然不温不火。
原因很简单,家用MPV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稳定性和实用性。一家老小出门在外,谁也不想为了找充电桩而焦虑。即便是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巨头,其旗下的比亚迪夏,大部分买家选择的也是DM-i混动版本。你能感受到,在这个价位段,消费者对纯电MPV的接受度还远不如轿车和SUV。
空间方面,传统MPV的优势仍然无可撼动。别克GL8的第二排独立座椅、丰田赛那的超长轴距、传祺M8的2+2+3灵活布局,这些都是燃油MPV经过多年打磨的成熟设计。
你在这些车上很少会听到新能源MPV常见的”电池包占据了地板空间”的抱怨。特别是进入豪华MPV市场,像雷克萨斯LM这样的顶级享受,全系都是燃油动力,没有一款是纯电版本,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智能化确实是新能源MPV的优势领域。腾势D9的华为鸿蒙座舱、极狐考拉的智驾系统、小鹏X9的液冷热管理系统,确实让传统MPV看起来有些”古板”。但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别克GL8那套成熟稳定的车机系统、丰田赛那那触手可及的物理按键,往往比那些”酷炫但不实用”的大屏幕更让人省心。
这在同级别中是很难得的平衡点,毕竟MPV用户群体普遍年龄偏大,过于复杂的操作界面反而是减分项。
价格构成上,传统燃油MPV依然有明显优势。以传祺M8为例,它的燃油版本起售价23万出头,而同级别的电动MPV普遍要30万起步。
即使考虑到用车成本,对于年均行驶里程不高的家庭用户来说,选择一台燃油MPV的性价比依然更高。
你能感受到,厂商们对新能源MPV的溢价信心还不足,要么靠补贴打价格战,要么通过丰富配置来提升竞争力,这本身就说明市场接受度还有提升空间。
售后服务网络也是燃油MPV胜出的关键因素。别克、丰田、本田这些传统车企的4S店遍布全国各地,而新能源车企的服务网点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对经常跨省长途出行的MPV用户来说,出了问题能及时维修是刚需。我们看到,包括比亚迪、腾势在内的头部新能源车企都在快速扩张渠道网络,但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还是比不上传统车企。
所以,打算换MPV的车主真的不用着急下手纯电动MPV。从当下的市场表现看,混动MPV是最好的过渡选择,既能体验到电气化的低油耗和平顺,又不用担心续航和充电的问题。
可能再过1-2年,当快充网络更加完善、电池技术再进一步提升后,纯电MPV才会真正具备取代传统燃油车的条件。
现在是个很有意思的时间节点,燃油MPV和新能源MPV同场竞技,各有所长。真正明智的消费者,应该抛开”油车落后”“电车先进”的框架思维,回归到自己的实际需求:家里有几口人?平时怎么用车?预算多少?有没有充电条件?这些问题想明白了,选择才不会被市场热点和营销话术左右。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