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的车市像被按下了“降价快捷键”,懂车帝的SUV降价榜显示,足足59款车型降价超30%,豪华品牌更是首当其冲。以前得加价才能提的大众途观,现在出了12万多的“龙行版”,价格快赶上国产SUV了。回想2010年这款车刚上市时,落地价超三十万还得托熟人,现在比十五年前低了一半还多,说出来都让人不敢信。
奔驰EQB、GLA降了50%,宝马X1跌到原价的57%,奥迪Q3Sportback也降了33%,就连保时捷MacanEV预售阶段都暗降12%,百万级电动车直接成了“七折豹”。有销售直言:“不降价月底就得吃泡面”,这话里满是经销商的无奈。
为啥这么疯狂降价?看看库存数据就懂了。现在汽车行业库存系数已经到了2.07,远超1.5的正常警戒线,意味着经销商手里的车够卖两个多月。豪华品牌更夸张,库存系数飙到2.8,仓库里的新车堆得能办车展,资金链早绷得紧紧的,不降价回笼资金,就得天天给银行交利息。
更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冲击,比亚迪宋、唐,还有问界、理想这些新能源SUV,几乎把2030万的燃油SUV市场“洗了个遍”。现在人花二十多万买车,宁愿多添点预算选新能源,毕竟技术更新、驾驶体验也更智能。特斯拉ModelY刚降2.8万,宝马iX3立马跟降5万,俩大佬跟在菜市场抢生意似的。特斯拉降到26.39万,刚好卡在30万内新能源补贴线里,既抢订单又拿政策红利;宝马更狠,直接搞“油电同价”,逼得消费者在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做抉择。
不过大家别光盯着降价高兴,里面的套路可不少。“零首付+三年免息”听着诱人,其实是厂家把利息贴给金融公司,车价暗降换了个马甲,签字时觉得划算,还款时才发现GPS费、服务费一样没少。还有“买一送一”,比如哈弗枭龙MAX送H6抵扣券,看着像中了大奖,其实是H6库存更严重,本质就是打包清仓。地方补贴也有猫腻,限制户籍、旧车年限,跑断腿准备材料,最后可能就省几千块,算上时间成本根本不划算。
要是真有购车需求,年底前确实是机会,但得有点策略。得问清楚是不是“综合优惠”,把装修、金融、置换这些项目全拆开,算清楚裸车到底多少钱。还可以让销售报库存天数,超过90天的车,直接要求再降三个点,顺便要保养、电卡这些附加服务,锁定后期使用成本。最重要的是,合同里必须注明“若官方降价补差价”,这可是4S店最怕的条款,写进去才能安心。
至于选车,能装家用充电桩、通勤路线固定的,电动车确实省钱;经常跑长途或者住在寒冷地区的,混合动力可能更靠谱。但千万别急着觉得现在是抄底,得先想想:你能接受明年新车再降10%吗?年底厂家冲量会更疯狂,春节后需求进入真空期,价格说不定还会二次跳水。而且电动车更新太快,今天买的600公里续航,明年可能就普及800公里的,花二十多万买的车,一年就成老款,那落差跟刚买iPhone15就出iPhone16差不多。保值方面,混合动力也比纯电动车稳,纯电动车电池成本降得快,贬值跟坐滑梯似的,混合动力有发动机,成本结构稳,贬值也慢。
有销售经理说:“现在卖车像走钢丝,买的人怕‘上车即被套’,卖的人怕‘滞销血亏’。”这话太真实了,双向的焦虑,刚好反映出现在车市的转折点。都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价格战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等新能源大潮再猛点,纯燃油车的舞台还剩多大?每个车企都得好好想想: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还在不在?
要是你正打算买车,是趁这波降价下手,还是再等等看更大的优惠?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