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牵手吉利,推千公里续航新车?豪华品牌也“低头”求变!
豪华车市场近热闹非凡,德国巨头奔驰的动作尤其引人注目。据多方消息透露,奔驰正计划在中国市场推出一款“超长续航”的插电混动新车,目标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大关!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家百年豪华品牌可能选择与中国车企吉利合作开发核心系统。消息一出,引发热议——奔驰为何突然“低头”?这次合作能否帮助它在中国市场扭转颓势?让我们一探究竟。
先说说奔驰在中国的处境。作为全球大单一市场,中国一直是奔驰的“金矿”,但今年上半年销量却下滑了18%,仅售出29.31万辆。更揪心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高达44.3%,每10辆新车里近4.5辆是新能源车型。奔驰的纯电车型销量更是暴跌24%,而插电混动车型却逆势增长34%。这暴露出一个现实:奔驰急需一款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来“破冰”。毕竟,在中国市场,豪华品牌不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消费者更看重技术实力和性价比。
那么,奔驰现有技术能扛住吗?答案恐怕不容乐观。奔驰目前主销的5款插混车型(如长轴距C级、E级和GLC),都采用P2并联式混动系统。这种技术成熟,但纯电续航短得“扎心”——以GLC插混版为例,纯电续航仅115公里。反观中国竞争对手,问界M8纯电续航310公里、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极氪9X更是达到380公里;理想增程系列也突破280公里。消费者买车时,纯电驾驶的平顺和经济性是“越多越好”,奔驰的技术显然跟不上节奏了。难怪奔驰内部人士坦言,独立研发新混动技术至少要3-4年,重建架构、自控算法、供应链突破,时间不等人。
这就引出关键问题:奔驰为何选择吉利?首先,吉利在插混技术上“家底厚实”。其极氪9X新车已亮相,搭载800V高压快充系统,纯电续航380公里,还能实现行驶中自主充电。吉利还拥有“超级电混”单档DHT方案,比奔驰的旧技术更高效。其次,双方有“股权纽带”——吉利是奔驰第二大股东,持股9.69%,优先合作是业内共识。历史也证明过靠谱:2019年,双方合资Smart品牌;2025年,奔驰第三代CLA混动版的发动机就来自吉利合作企业。这种“老熟人”关系,让合作更顺畅。
当然,奔驰官方已否认消息,称“不属实”。但业内人士分析,这更像是策略性低调——毕竟,奔驰的纯电平台(如MMA和MB.EA)还在研发中,资源都投向了电动化转型。上半年全球净利润27亿欧元,但中国区下滑18%,销量压力山大。选择吉利,奔驰走的是“快车道”:借力成熟技术,降低成本,快速响应市场。正如一位行业专家所说:“豪华品牌在中国‘本土化’,不是选择题,是答题。”
不过,合作也面临挑战。吉利的技术标签可能影响奔驰的“高端形象”,但奔驰自身技术又缺乏竞争力,如何平衡是个难题。想象一下,如果新车上市后,消费者觉得“太吉利化”,那奔驰的豪华光环可就黯淡了。但换个角度,奔驰需要“放下身段”——毕竟,在中国市场,技术实力才是硬道理。
总之,奔驰与吉利的潜在合作,是豪华品牌求变的缩影。千公里续航新车能否成为“破冰船”?它能否帮助奔驰在中国市场重振雄风?让我们拭目以待。毕竟,在新能源浪潮中,不进则退,奔驰这次“牵手”吉利,或许正是转型的关键一步。您觉得这次合作能成功吗?欢迎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