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能源车厂商销量榜:零跑成新势力黑马,理想落后小鹏
每年七八月份,咱们楼下小区门口那条老槐树下就热闹得很。不是晒娃的,就是拉着家长聊换车的。今儿个刚好碰上王师傅修电梯回来,他拎着工具箱,一边喘气一边跟我说:“听说比亚迪又冲第一了?这车是真有两把刷子。”我笑笑没接话,其实心里也纳闷,这新能源市场咋变得这么快。
这不,刚看完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的数据,比亚迪直接甩出三十四万多台,又一次稳坐头把交椅。有人在群里调侃,说比亚迪要是再这样搞下去,小区停车场以后都能开个BYD专场展览会了。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王朝系列还是海洋系列,好像身边真不少人买了,都夸动力平顺、配置全。有次同事借我的唐EV回老家,还特意跟我提一句:“你这座椅加热冬天可真顶用,我爸妈都抢着坐副驾。”
第二名吉利汽车,也不含糊。这阵子他们旗下极氪和几何两个牌子,在我们本地4S店宣传得火热。我记得前段时间去保养旧帝豪时,无意间瞄到展厅角落放了一辆极氪001,销售哥们神秘兮兮地凑过来悄声道:“现在订有优惠,再送首年保险。”其实吉利卖点挺杂,有人喜欢它空间大,有人觉得价格合适,但吐槽也不少,比如有位邻居反映几何C冷启动偶尔抖动——不过据说后来OTA升级给解决掉了。
长安今年也是步步紧逼,七万六千多台排第三。他们最近推的新款纯电SUV,在群里引起过一阵讨论。有位重庆的朋友试驾后直言,“底盘结实就是爽”,但也抱怨中控系统卡顿,说语音助手识别慢半拍。维修师傅倒是乐呵呵,“你看长安配件便宜啊,比某些进口品牌强太多。”
特斯拉中国排第四,这数据出来之后,小区微信群立马炸锅。“Model 3降价了吗?”“二手残值还行吗?”各种声音都有。我亲戚去年年底入手了一辆Model Y,现在天天研究自动辅助驾驶。他曾经跟我炫耀那套AP系统如何灵敏,不过他老婆嫌内饰简陋,每次都唠叨没实体按键不好操作。还有一点,他们家住北方,一到冬天续航掉电厉害,为此还专门买了根原厂加厚充电线。
五菱一直被视作“人民代步神器”,宏光MINIEV在街头巷尾见怪不怪。这种低端车型虽然便宜,但听修理铺李师傅讲,经常遇到客户反映刹车偏软、雨刮器异响之类的小毛病,不过配件和人工费都便宜,大伙儿图省心图经济,也就认了。
第六名奇瑞,今年明显发力猛。有意思的是,上个月单位食堂阿姨刚换了一辆奇瑞eQ1,她直呼油钱省下来可以改善伙食标准。但她最烦的一点,是快充桩找起来麻烦,经常跑远路才找到能用的。“要不是孩子非让我换新势力,我还舍不得扔老QQ呢!”她嘴上这么念叨,可每次上下班还是乐呵呵开着新车走最前面。
零跑这个名字以前很少听身边谁提起,现在一下窜进第七,新势力销冠的位置让不少老司机惊讶。我一个表弟前年试驾过零跑T03,说方向盘轻盈、内饰屏幕大,但高速噪音略吵。今年再问他,他却惦记起智能驾驶功能,据他说最新OTA已经支持L2级别辅助——不过具体体验嘛,他自己承认“偶尔犯迷糊”。
赛力斯、小鹏这些品牌分列八九,两家的风格差异挺明显。有小鹏P7用户在论坛吐槽夜间自动远近光切换太敏感,总晃对面司机眼睛;而赛力斯主打增程技术,有机修圈朋友评价它结构复杂但动力响应快,就是维护成本高些。一回公司楼下停车时,看见一台赛力斯正拆底护板检漏油,那技师嘴里嘟囔一句:“现在的新玩意儿花样真多!”
至于理想,这个月竟然被小鹏压了一头,只排十二,让许多人摸不清套路。据坊间传闻,是因为部分城市限购政策调整影响订单量,还有就是最近市面上传出早期车型空调故障率偏高,引来一些负面反馈。不过理想主打家庭路线,大空间、大电池容量依然吸粉无数,上周带娃郊游碰巧遇上一队理想L9自驾团,人家直接后备厢支锅煮饭,全套露营装备塞满,一路玩得欢腾。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作为新人,今年第一次挤进榜单十三名。在科技圈混久的人,对雷总造车多少带点情怀色彩。我隔壁张叔买的小米SU7,据他说最大优点是中控互联做到了手机级流畅度。但缺陷嘛……据张叔媳妇抱怨,“那个自动泊车有时候莫名其妙停歪,还会报错提示。”这种细节问题,其实很多初代产品都会踩坑,只能慢慢优化吧。
广汽埃安、蔚来等则分别拿下十四十五位置,各自特色鲜明。蔚来的服务体系向来被称道,我同学去年撞坏左前翼子板,仅仅两小时售后拖到店,当天晚上就通知可以取回。不过他私下一句牢骚没忍住,“啥时候续航能像宣传那么牛?”
剩下一众排名靠后的,比如奔腾、红旗这些传统品牌,都在尝试推出各式纯电或插混新品,可惜暂时水花有限。本地4S店销售私底下透露,目前库存压力比较大,所以近期优惠幅度特别狠。据说红旗E-QM5还有赠送终身质保活动,不知真假,要不要考虑给爸妈整一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极狐与华为合作开发智舱方案,本地出租司机反馈智能导航确实方便许多,不过早期版本语音识别偶尔抽风;丰田系新能源汽车技术积累深厚,却因售价偏高导致销量增长缓慢;至于智己汽车,高端定位之余,新出的激光雷达方案让部分业内人士议论纷纷,说硬件堆料足够,就怕软件优化不到位影响实际体验……
转眼已入盛夏,下班路上看到街角超充站排队越来越频繁。不由想到去年秋天表妹开纯电轿跑返乡,因为途中服务区临时停电影响补能,被困半小时只能靠微信群求助,好在人没事只是耽误晚饭。从那以后,她随身必备应急移动储能包,每逢假日总要提前查好沿途所有可用桩位置——经验都是教训攒出来的呗!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