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5销量增长300%,却依然难以突破市场竞争壁垒

这年头,车圈儿最热闹的,除了扎堆儿的新车型亮相,大概就是那几张翻来覆去看的销量榜单了。

问界M5改款后,四月销量涨了三倍多,初看颇为唬人,但细细咂摸,4219辆的数字,搁20万+的SUV细分市场里,它依旧是个“Others”。

问界M5销量增长300%,却依然难以突破市场竞争壁垒-有驾

这到底是困兽犹斗后的喘息,抑或只是强弩之末的回光返照?

要说问界M5,当年也算得上“出道即C位”。

鸿蒙系统加持,外观也算说得过去,不少人图个新鲜劲儿就奔着去了。

后来有了华为智驾版,更是把智能驾驶的名号给夯实了。

问界M5销量增长300%,却依然难以突破市场竞争壁垒-有驾

可之后呢?

好像就销声匿迹了,车型四年未见大刀阔斧的改动,自家兄弟M7、M9一个比一个奢华,M5硬生生沦为“绿叶”。

症结何在?

依我看,是定位上的龃龉。

你说它中型SUV吧,外观又不够吸睛。

问界M5销量增长300%,却依然难以突破市场竞争壁垒-有驾

跟自家大哥比,少了尊贵感;跟市面上那些主打运动风的SUV比,又缺了点肾上腺素。

这就导致了进退维谷的局面:想求稳的中年群体觉得它不够撑场面,追求格调的年轻一族又觉得它不够出挑。

这就像相亲,硬件条件都摆在那儿,但总觉得少了点“化学反应”。

家用层面,问界M5也乏善可陈。

问界M5销量增长300%,却依然难以突破市场竞争壁垒-有驾

同价位的,问界M7空间更阔绰,理想L6更谙熟“人车家”那一套。

国人购车,信奉“越大越好”的圭臬,M5在这方面就略显捉襟见肘。

再论运动,特斯拉Model Y不仅三电技术能打,新款还祭出五年免息的杀手锏,直接把价格优势拉满。

这下,问界M5在运动性能和价格上,都显得有些踧踖不安。

说白了,当下新能源车市,要么靠极致的性价比杀出一条血路,要么靠独树一帜的卖点鹤立鸡群。

问界M5销量增长300%,却依然难以突破市场竞争壁垒-有驾

可这两点,问界M5都未能尽善尽美。

因此,才会出现“一改款就涨,涨完又跌”的怪诞现象。

这就好比网红餐厅,装潢再别致,菜品寡淡无味,服务掉链子,红火一阵就门可罗雀。

其实,换个视角端详,问界M5的窘境,也是整个车市的微观写照。

问界M5销量增长300%,却依然难以突破市场竞争壁垒-有驾

竞争之激烈,犹如百舸争流,稍有懈怠,便会被后来者居上。

各家车企都在殚精竭虑,力求在某个领域做到登峰造极,构筑差异化壁垒。

但平心而论,消费者买车,权衡的维度太多了。

品牌、价格、实用性,甚至还有“眼缘”这种玄学。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选择的标准也千差万别。

问界M5销量增长300%,却依然难以突破市场竞争壁垒-有驾

所以,依我拙见,问界M5此次改款,说它小有所成也未尝不可,说它差强人意也未尝不可。

关键在于,它能否从中汲取经验,在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上,多费点心思。

归根结底,车不是卖给行业内人士的,是卖给普罗大众的。

当我们惯性地将销量归咎于产品竞争力不足时,是否忽略了消费者日趋个性化的诉求和市场瞬息万变的格局?

又或者,我们是否应该反躬自省,在这个“内卷”的新能源赛道,除了堆砌配置、竞相降价,还能做些什么,才能真正拨动用户的心弦?

这好比谈情说爱,光有外在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深入了解对方,投其所好,方能修成正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