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余承东想要的效果,鸿蒙智行不仅需要问界市场统治力,其他几大车型也不能掉队,只有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持续增长

问界M7上周新订单破7.5万,这数字听起来挺爆炸。孙少军说,这波带动了旗下三款车型订单齐涨——享界S9T、新智界R7、问界M8。虽没点名,我倒是能猜出来,汽车界老妖早给我画了饼:M7身为旗舰,月产能3万出头,挤破头交付还成问题,直接砍价不现实。于是,M7一万块不让步的定价策略,恰恰平衡了兄弟车型的空间。挺聪明的,毕竟厂里怎么也得防内部自相残杀不是?

拿M7和M8比比价,高配M7跟M8丐版价格差不多,这盘棋下得实在是精到。M8依旧碾压同级的豪华调性,买家不吃亏。再看M7与智界R7接近8万的价差,对于消费者来说明显多了更多选择余地。R7底价不少,但搭载相同鸿蒙生态,性价比不输M7。简单说,这不仅是个价格杠杆,还是锚定不同用户心理的策略调整。

这才是余承东想要的效果,鸿蒙智行不仅需要问界市场统治力,其他几大车型也不能掉队,只有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持续增长-有驾

刚才我翻了下去年年底的笔记,记得那时服务顾问跟我说:不少M7潜在客户对比过S9T,有些人不愿等M7降价,干脆转投S9T怀抱。具体原因很简单:S9T在底盘上升高了几公分,SUV属性立马显现,满足了不少想越野又不想花太多钱的消费者。说白了,就是市场有人喜欢纯正豪华,有人要实用兼顾轿跑感受。

听起来M7是主角,实际上它像个护航舰,帮带大了整个鸿蒙阵营。定价策略又让兄弟车型既不没存在感,也不抢饭碗。你看,车企做研发和供应链协调不就是做这活儿吗?研发就像做一锅汤,火候、配料、时间得配合好。M7火候大,火太旺,容易让其他菜糊了。所以价格定位就像调汤的盐度,不多不少,刚刚好。

对了,刚才和老陈(在4S店混了10年销售)聊了聊,他说:这价位摆得稳,说明背后供应链至少够硬。现在零部件没断,线索顺利,敢搞这种精细的定价,就不差火力。老陈还提了个段子,他说同行有家车企,定价像胡乱撒网,主打车型几乎都在自残,市场看着都心疼。真是麻烦事一箩筐。

这才是余承东想要的效果,鸿蒙智行不仅需要问界市场统治力,其他几大车型也不能掉队,只有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持续增长-有驾

上个月我算了下,M7加上相关保险和税费,百公里使用成本大概在1.8元左右,R7和S9T估算都能低0.3-0.5块。简单算下来,开车一两年,差价感受挺明显。就这点儿,买家都是算计得清楚的。

说句心里话,我原本觉得M7这套定价策略会让享界S9T和新智界R7被边缘化,毕竟旗舰车型太抢眼。但事实一看,完全是我之前想得有点多了——这种侧重平衡彼此差异定位的做法,没有让兄弟车型沦为配角,反而激活了整个鸿蒙智行的生态链,简直像养了一条多头龙,各头轮流喷火。

(这段先按下不表)—当年华为初次入局汽车行业,我就质疑过,这种硬件+软件二线作战模式能否持续成长?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可不是手机能比的。缺芯缺料不只是空谈,更不是一句我们自己造就能解决的。放眼好像情况有些变化了。

这才是余承东想要的效果,鸿蒙智行不仅需要问界市场统治力,其他几大车型也不能掉队,只有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持续增长-有驾

这不,随着年底假期临近,友商是不是得紧张了?比亚迪和问界的这番操作,明显冲击市场格局。特斯拉也不安稳了——M7的订单量,差不多能打平某些老牌电车的3-4倍。谁会去抢谁的蛋糕?你说呢?

还有个小想法,没细想过的:如果鸿蒙智行再加大力度,推个更接地气的中端车型,会不会更进一步撬动销量?毕竟用户画像越来越碎片,单靠高端旗舰撑起生态,有没有点独木难支的味儿?这方面的资源分配是不是也会很累?

回头再说点儿细节:我记得问界M7上市时,展厅那个展示区有个不起眼的绿植摆设,花盆上写着智能即生活。当时没多在意,后来觉得挺反讽——智能汽车真的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价格、体验和等待时间,真的让不少人有点小焦虑。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朋友圈里有人说,我买车就图个靠谱,不想折腾半天,这话简单,却戳中了痛点。

这才是余承东想要的效果,鸿蒙智行不仅需要问界市场统治力,其他几大车型也不能掉队,只有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持续增长-有驾

到底鸿蒙智行的均衡发展,是不是能撑住下一个阶梯?毕竟车市风云变幻,消费者的眼光比过去快多了。供应链、研发、渠道,这三条腿都要硬才能走远。你觉得他们接下来该怎么走?我心里还挺好奇。

再说个琐事,最近问界M8的用户社区有声音反映,虽然车子不差,但日常用车细节稍显粗糙,比如手机互联偶尔掉线,还有中控屏反应慢,要求回厂升级。虽说这用户量可能不大,是个别案例,但也说明鸿蒙智行在软件体验上还有进步空间。有点像家电升级优化,厂家得添点打磨时间。

这市场里的风向,总让我想起那句老话:铁轨不能只铺前面,要铺到终点才叫铁路。车企们做好每个节点,用户才能走得顺心。鸿蒙智行这波打法,暂时看着还算稳健,但别忘了角落里的竞争者也不会闲着。

这才是余承东想要的效果,鸿蒙智行不仅需要问界市场统治力,其他几大车型也不能掉队,只有均衡发展才能实现持续增长-有驾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买车体验,或者聊过类似的价格策略?欢迎交流,我也想听听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