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合作、新品类,猛士M817的探索故事里藏着怎样变革。
“以前只有机械才能越野,但是科技时代赋能了越野新的可能,它是越野界的新物种。”在成都科技馆的猛士M817发布会现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如此说到。
会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靳玉志,东风猛士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曹东杰三人同框,与星车场详解了猛士M817的技术内核,更对外系统阐释了东风与华为合作战略与未来布局。
军工品质“底盘优势”,新能源时代越野新打法
说起猛士,这个近几年才声名鹊起的豪华电动越野品牌,其实扒一扒它的历史会发现,它已经低调造车22年。
2003年,猛士品牌创立,第一代“猛士”于2007年列装解放军,后来的三代猛士产品上过战场、趟过地雷;2022年,猛士品牌正式发布,开启了军车技术下放的序曲;从猛士917到猛士M817,猛士品牌完成了从硬核军转民到智能新物种的关键一跃。
传统越野和智能越野有什么不同?是东风猛士高管团队解答的第一个问题。
传统越野车市场三把锁、非承载式车身、大排量发动机,是大家公认的硬指标。这就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价格太贵,纯粹的性能车只能少数硬核玩家买得起;二是日常开着实在不舒服。
猛士M817试图通过“科技平权”打破了传统硬派越野的局限。
性能上,猛士M817搭载1.5T专用混动发动机+后电机四驱,系统综合性能等效6.0T发动机,秉承“宁少一公斤,不多一马力”的理念,车身重量比917轻了400公斤。加上智能E锁、VMC智能底盘等硬件,让极限越野的门槛更低,体验更优。
与此同时,猛士M817的动力系统实现 PHEV,“超级混动 + 增程”模式解决了越野场景下的低速高扭矩需求。这种设计通过电机与发动机的协同控制,能优化极限路况中过坎效果。
体验上,猛士提出“五全实力”,涵盖华为ADS4.0智驾、鸿蒙座舱、智能车控、鲸鳍通信、星闪钥匙等科技配置,由科技带来更多的舒适。
曹东杰还详解了其技术突破:行业首次实现前后解耦的“榫卯架构”、集成采埃孚IBC/AKC/CDC的VMC底盘域控、三代迭代才攻克的双电机集成两挡箱带差速锁,让越野SUV从靠机械性能领先,变成靠智能科技引领。
整体来看,猛士M817的特色打法是“机械性能 + 智能化控制”相结合,为越野车提供了新的解题方案。
“联合定义”智能越野,猛士与华为合作进行曲
当前智能化成了汽车行业下半场的最大考题,传统品牌该怎么转型才能迅速、准确、有效?不少车企选择拥抱华为这个“金字招牌”。
目前市面上和华为合作的车企超过20家,如何才能既保留本身特色又要脱颖而出?
在M817项目上,猛士品牌和华为磨合出了三点心得。
“全流程深度共创”。靳玉志强调,智能化时代的合作必须从整车定义阶段就开始深度介入,将东风的造车底蕴与华为的软件和AI能力进行深度融合,这种合作涵盖了整车定义、设计、开发、测试、上市所有环节。
第二,“研发流程的融合与再造”。央企严谨流程撞上华为IPD流程,通过开诚布公的开放心态和磨合,最终达到了“80-85分”的融合状态。尤峥透露,他与靳玉志每月召开一次项目会,盘点合作进展,这么高的频率,保证了合作的深度和效率。从猛士917到猛士M817,研发周期从48个月缩短至24个月的关键,为未来“解耦开发”打下了基础。
第三,“追求定义新赛道”。双方合作共同开创了“智能越野”这一新品类,并立志要做到“世界第一”。他们拿智能手表颠覆专业运动手表举例,相信智能越野会彻底改变传统越野小众、专业的市场格局,把它变成一个既有城市舒适性又有野外能力的大市场。
所以才有了“全栈华为”的猛士M817,用户不再仅为“越野性能”支付溢价,而是为“智能体验”买单。同时形成可复制的方案,给整个企业体系赋能。
据了解,东风品牌架构下:猛士是豪华越野,岚图是高端新能源,奕派科技面向主流市场,这三个品牌现已全部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
东风赋能“生态竞争”,猛士服务体系新探索
猛士 M817 的市场定位与服务体系,体现了东风集团对越野车市场的新认知。
首先,东风集团正在通过自营店模式(40 家)直接触达用户,而非依赖传统经销商。这种“ B2C ”模式的尝试,与华为的数字化营销能力结合,形成了新的用户运营逻辑。
“我们自己的队伍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东风的DFSW销售方法和华为共同合作之后,创造了一个检查供应商能力、销售能力的一套体系”
这个体系的考核相当之严格,考核答卷都是80-85分以上,70分以下的,不让这个区卖车。该体系建完以后,同时可以赋能给奕派和岚图。曹东杰透露,这种直营方式使客户转化率提升 30%,服务响应时间缩短至48小时。
第二个方面就是品牌的支持,品牌的声量打造。尤峥举例,“猛士科技这一个网站,上个月717技术发布的时候,大概8万多观众,今天是24万,包括微博可能到了几百万了,发布会可能冲到亿级。”他认为相较于流量热浪,猛士更期待的是是维持热度。
最后在整个人才方面,东风集团建立了猛士专属的研发团队,持续升级底盘。靳玉志表示 " 我们正在开发城市通勤优化版本,重点提升能效表现。" 这种渐进式改进策略,既保持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为后续技术升级预留了空间。
整体来说,M817的探索成果已转化为东风自主体系的基础能力,从研发、生产到营销,形成了一套适配智能化时代的新模式,为后续产品快速落地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据悉猛士后续的产品线已经布局到2028年。
写在最后:
猛士 M817是一款相对成熟的产品,让越野车从“机械性能竞争”转向“智能化生态竞争”。从本身的技术突破,到对用户需求的重新认知,这样的东风,这样的猛士为中国越野在智能化开了一个好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