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广州从化站,小而大,第一天就滑成宝马

引擎的轰鸣刺破岭南五月的雨幕,橡胶轮胎在湿漉漉的赛道上嘶鸣。2025年中国卡丁车锦标赛(CKC)第三站——广州从化站的战火,在5月17日如期点燃。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速度比拼,而是在国际认证的专业赛道上,技术与意志的全面较量。作为中国赛车人才的摇篮,CKC广州站以其独特的赛道魅力、严谨的赛事规则和覆盖全年龄段的竞技舞台,生动诠释了卡丁车运动的纯粹与激情。

专业赛道,技术试炼的终极考场

广州从化国际赛车场无疑是本站赛事的焦点。这条刚启用不久便斩获FIM MiniGP与FIA CIK双重国际认证的赛道,全长1.156公里,精心布局了15个形态各异的弯道。它绝非普通娱乐场地的延长线,而是对车手操控技艺的严苛检验场。

赛道设计深藏玄机:高速直道考验引擎的极限爆发力和车手的勇气;连续的S弯如同精密的舞步,要求方向与油门的无缝衔接,一丝迟疑便意味着速度的流逝;而刁钻的发夹弯则是对刹车点判断和出弯加速能力的终极测试,是超车的黄金窗口,也是失误的高发区。每一寸沥青都在逼迫车手调动全部功力,堪称名副其实的“职业练兵场”。更令人称道的是其高落差设计,部分弯道随地势起伏,为驾驶增添了额外的挑战与刺激。搭配国际标准的柏油铺装、专业计时系统、完备的维修区和观众看台设施,从化赛道为华南乃至全国卡丁车运动树立了新的标杆。

雨中激战,实力与应变能力的试金石

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广州从化站,小而大,第一天就滑成宝马-有驾

赛事首日,天公便以一场断断续续的雨水为比赛增添了最大变数。湿滑的路面瞬间放大了赛道的难度系数,抓地力的微妙变化、行车线的选择、刹车点的判断都变得异常敏感。原本高速流畅的赛道变成了巨大的“溜冰场”,但这恰恰成为检验顶尖车手实力的绝佳舞台。

各组别的角逐在雨幕中激烈上演:

儿童组(60cc VORTEX ROK MINI): 排位赛中徐熙喆先声夺人。预赛1的8圈较量堪称悬念迭起,韩雨晨首圈超越领跑,刘晋宇紧随其后升至第二,两人逐渐拉开差距,最终刘晋宇以令人窒息的0.016秒微弱优势力压韩雨晨夺冠,徐熙喆摘得季军。预赛2中,韩雨晨展现速度夺回第一,胡哲瀚、徐熙喆、曾耀漳等小将的攻防战同样精彩。

青少年组(125cc ROK SV加限流器): 傅瀚之在排位赛中一骑绝尘。预赛1(10圈)他在湿滑条件下稳健领跑轻松夺冠。短暂休整后的预赛2,赛道积水更深,挑战升级。傅瀚之继续领跑,马鸣谦、邓智天、黄梓圩等车手在激流中奋勇争先,上演精彩超车,最终马鸣谦、傅瀚之、邓智天站上领奖台。

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广州从化站,小而大,第一天就滑成宝马-有驾

成人组(125cc ROK SV): 竞争进入白热化。李思锐拿下排位榜首。预赛1(12圈)头排发车的李思锐与张孝贤位置争夺激烈,唐子萱、王秭怀等从后方强势突围,中游集团KARPOV Iaroslav、秘晞朗、鲁子阳等多次换位,最终唐子萱、张孝贤、王秭怀位列前三。预赛2场面更为壮观,27台赛车同时发力激起巨大水幕,前三名争夺异常胶着,唐子萱、李思锐、张孝贤轮番领先,最终张孝贤、秘晞朗、李思锐瓜分前三。

大师组(125cc ROK SV) & 学院杯: 同样不甘示弱。大师组中武勇、莫家亮、卢飞、易家俊、崔力等经验丰富的车手在雨战中展现了沉稳与技术。学院杯U9、U12组并组比赛,龚昉、谢蕙凡、周承佑、赵紫源等小选手在湿滑赛道上表现亮眼,预示着中国赛车未来的勃勃生机。

雨水没有浇灭热情,反而淬炼出更纯粹的速度与更精湛的控制。车手们用精准的走线、大胆而克制的超车和顽强的斗志,在极限边缘翩翩起舞,为现场和屏幕前的观众奉上了一场高潮迭起的雨中视觉盛宴。

全龄舞台,公平摇篮孕育明日之星

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广州从化站,小而大,第一天就滑成宝马-有驾

CKC广州站的魅力远不止于顶尖高手的对决。其科学严谨的分组设置,真正构筑了一个从启蒙到巅峰的金字塔式人才成长通道。

国家儿童组 (Cadet): 7岁起的小车手驾驶统一的60cc VORTEX ROK MINI引擎赛车,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中初次体验竞技的乐趣,启蒙赛车梦想。

国家青少年组 (Junior): 12岁起的少年英豪使用加装限流器的125cc ROK SV引擎,在速度提升的同时强调技巧磨练,为进阶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成人组 (Senior) & 国家大师组 (Master): 16岁以上成人高手与35岁以上经验老将同场竞技,使用性能开放的125cc ROK SV引擎,比拼的是巅峰速度与战术智慧。

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广州从化站,小而大,第一天就滑成宝马-有驾

这种分层级、统一规格(同组别使用相同型号、严格禁止改装的发动机)的赛制,确保了竞赛的公平性。不同年龄段、不同经验水平的车手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平台上竞技,无论是锻炼价值还是人才选拔的精准度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正如从周冠宇等F1车手的成长轨迹所印证的那样,CKC正是中国赛车冠军之路的起点。

严谨规则,速度荣耀的坚实基石

CKC赛事的精彩与公信力,离不开其对标FIA CIK国际标准的严苛规则体系。规则如同赛道的“护栏”,确保了竞争的纯粹:

车辆统一与严检: 各组别使用组委会指定的、未经改装的发动机,并施加铅封。车辆重量、轮胎型号及数量(需注册)、维护频次皆有严格限制。赛后称重未达标将面临严厉处罚。

CKC中国卡丁车锦标赛广州从化站,小而大,第一天就滑成宝马-有驾

安全至上: 车手必须穿戴全套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装备(头盔、赛车服、护颈等),这是不容逾越的生命红线。

赛场纪律铁律: 对抢跑、危险驾驶(恶意碰撞)、无视旗语(如黄旗)、维修区超速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处罚从罚时、罚位到取消成绩不等。甚至连前保险杠防撞块的损坏或不当调整,都可能直接导致成绩无效,将“干净比赛”的理念贯彻到极致。

流程规范透明: 从报名、车检、车手会议到发车程序、赛后检查和成绩裁定,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确保赛事高效、公平运转。

这套规则体系,特别是在从化这样高低速弯结合、超车点多、天气多变的技术型赛道上,显得尤为重要。它约束着车手在追求极限的同时必须保持克制与尊重,让胜负真正决定于技术、策略与临场应变,而非投机取巧。

羊城底蕴,赛车文化的沃土

广州站的火爆,更深植于这座城市深厚的赛车文化土壤。作为中国赛车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广州拥有庞大的卡丁车爱好者群体(保守估计活跃用户数千人)和超过15家的专业及娱乐卡丁车场馆网络(如从化、花都、番禺的专业赛道及琶洲、天河等地的商业场馆)。这些场馆年接待量惊人(室内场馆超50万人次),并支撑着蓬勃的青少年培训项目(超1500名青少年参与培训)。国家级赛事如CKC、CDC的成功举办,不仅大幅提升了本地卡丁车的体验热度,也带动了模拟器赛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化国际赛车场,作为广州赛车门面,创下了广州市第一条国际赛道、广东省第一条国际卡丁车赛道、国内第一条MiniGP赛道三个“第一”,正是这种深厚底蕴与前瞻投入的结晶。

引擎声渐歇,但CKC广州从化站带来的速度回响与激情瞬间已深深烙印。这条融合了高速挑战与精密操控的国际级赛道,这场在雨水中淬炼出勇气与技术的激烈角逐,这座为全年龄段车手搭建的公平竞技舞台,以及根植于广州沃土的蓬勃赛车文化,共同描绘出中国卡丁车运动生机勃勃的图景。从化赛道上飞驰而过的,不仅是追求冠军的赛车,更是中国赛车运动坚实的基石与充满希望的未来。那些在雨中精准控车、奋力拼搏的身影,无论年龄大小、名次先后,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赛车的魅力,推动着中国赛车文化车轮滚滚向前。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