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增程式就是“多此一举”,好像买了个纯电车还不放心,后备箱还塞台发电机,一边充电一边加油,像不像是“脱裤子放屁”?
可是你看市面上,买增程的用户,真不是冲动消费,两个月销量翻倍——难不成全国人民都图个新鲜不成?真有人就不信这个“邪”,非说国人“人傻钱多”,我看未必。
咱得问一句:为啥增程这种“又不像电车又不像油车”的产品,能越骂越火?说白了,就是解决了真问题。
首先,谁说增程不是聪明人办的事?岁数越大、心越实成的人,买东西之前最关心的是啥?便利、实用、花钱少事儿少,对吧。很多人吐槽电车,吐槽啥?“续航焦虑”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更实际的,是“充电惊魂”:节假日高速排长队,城市小区没地儿充,万一桩坏了、排队了、天冷车趴窝了——你想想,这种体验,你能受得了吗?
有些专家嘴里“真未来”里的电车,听起来跟科幻片似的,什么800公里续航、10分钟快充,可你现实里见几个?绝大多数车主手里那台纯电,充满也就跑个400公里,冬天掉到300,开暖气掉到200,去趟郊区回来得规划半小时加电,遇见充电桩还得抢位置——咬着牙买了电车,结果每次出远门都像押送“人质”,你愿意当这个“先锋”吗?
有人说“忍一忍,电池技术总会突破”。问题就来了:电池啥时候能突破?5年前说很快,现在还是配方改良。再来个10年,盼没盼头你心里没数?中国人买车不是科幻梦想,是过日子。你给我省心,才是真的牛。
这时候——增程式横空出世。你觉得它“油里油气”,但它比谁都实在。平时上下班80公里来回,全靠电池,电价现在还是便宜得很,一公里不到一毛钱——市中心小圈子转悠,谁家的油车敢说这么省?你下楼有地儿充电,电车的美好都能享受到。
哪天亲戚朋友要去机场、要跑300公里、要奔个远郊农家乐,家里老人还不等你两小时慢慢充?直接一脚油门走,油箱里还有汽油等着你。加油方便不?进油站三分钟,续航立马回到满格,六百公里不用琢磨。纯电车去个高速服务区,得祈祷天公作美,别一来的几台全趴窝充电。
有人觉得混着用“掉价”,非得纯电或是纯油,选个阵营才叫有信仰。我看,怎么买都没你心里那点安全感值钱。
你要说油价贵,但一年到头真靠油走的日子,真没那么多。谁家不是平时用电通勤节省,大头能省就省;偶尔老家回趟趟远、冬天北方严寒,电池掉得你发慌的那几天——你花点油钱买个心安,这事真不值当受气。
支持增程的是痛点实际,不是技术信仰。你说增程“技术落后”?可现实里,汽油补能的便捷,今天还是不可替代。电池大了,带来的成本、重量、热失控……谁说一定更安全更聪明?50升汽油=500度电,你敢想哪辆电车塞进去还不炸?你想在三分钟内“加满电”,物理规律都摆那儿呢。
喜欢“纯电”的人怨增程是“权宜之计”,等真正的电池大魔王出来它就被淘汰。可你没想过,等到那天能“分分钟全民电池升级”,一代人的换血是要十年八年,还是二三十年?既然还得很久,谁先让日子舒坦、谁就在市场站稳脚了。如果以后氢能便宜,谁说增程就不能“氢发电”?一套架构,总比“一条道走到黑”浪费的少。
再说说智能化,这几年电车厂喜欢搞“智能”,充电交互、智能驾驶、远程手机控车,市面上最新的软件体验,80%都先在新能源车上试水。增程车继承了电车智能,又带油车底气,一句话:混得明白呗!有些人常说“步子得扎实一点”,买混合动力、插混、增程,哪个不是先过渡再等更好的东西落地?生活从来不是豪赌,“打补丁”虽糙,却让你现阶段能省大事——你不坐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那变局落地老百姓也得会过日子,别硬抠“技术纯度”,实用才是硬道理。
有人觉得“增程是权宜之计,别买!”可你看看数据,买的人不全是小白,反倒是行业里干实事的人,买来公司通勤、商务接连全国跑,多少用车的老油条都改买增程。你信不信,真有新技术降临,这帮人换起来也最快。不用“信仰充值”,先照顾眼前饭碗。这才是“活明白”的选择。
有人说,增程就是“脱裤子放屁”。可问题是,这条裤子,棉的暖、加绒舒服,屁放得干脆利索,不添乱。你能把它想明白,日子就过得舒坦;你非执着要“科技唯一正确答案”,那你就在高速排队慢慢喝咖啡等充电吧。
真正聪明的产品,未必是“技术天花板”,但一定是“把问题解决了”。最后聊一句:千万别嘲笑“混搭”,我们这一代人,谁不是哪种都有点、也能都接受?该电的时候省着点,该油的时候大大方方,哪天遇到新技术再说呗。别折腾自己,也别轻信什么“落后就要淘汰”的豪言。日子得自己过舒坦,技术新旧只是菜谱,能不能下肚、吃着合胃口,才真有意义。
所以别再瞧不起增程,它没那么神,也没那么蠢。它只是在今天的现实里,混得比你想得明白。是不是好办法,你用一次,看心情,体会体会——自己明白最靠谱。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