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9万元起,深蓝S07发布的消息像是一枚隐匿在车市激流中的暗雷。那天是南京,夏热未消,数智工厂的铁皮屋顶下标准化的光影与新鲜车漆的光泽混在一起。我习惯性扫视现场,掠过那些摆拍专用的道具盆景,最终视线落在静静陈列的S07:驰光黄的新车头,以及还没沾染灰尘的轮胎沟槽。有人在讨论“品价比”,我听见耳边的声音有点杂乱,有人把‘性价比’喊成了‘救命稻草’——汽车市场里,随时有人溺水,也总有人试图用数字把自己拉上岸。
如果你正计划买一辆十七八万的新车,面对这一行业新丁,你会不会心动?你会不会疑问,这只是一颗糖,还是一张跳板?如果当事人是你,你愿意背靠深蓝S07的承诺,跳进这潭看似风平浪静的新水里吗?
回到现场,简单厘清一下案情。全新深蓝S07上市,售价15.69万元到17.39万元,和预售价一致,没有忽悠一分钱。厂方甚至甩出个“超感膨胀礼”:999元抵3999元。看上去比电商直播间的秒杀还干脆。与老款对比,新车升级了华为乾崑智驾ADS SE,车机芯片用上高通骁龙8295P,音响系统也发誓要做好“轰趴担当”。但售价却直白地下调了,像是超市里的真降价特卖,不玩套路。产品配置集体加码,所以此番市场定位成了一次“加量不加价”的老实人游戏。
外观内饰改了配色和细节,音响、调节、氛围灯面面俱到。重点在于:动力提升(200kW)、3C快充,底盘升级,FSD可变阻尼减震器+HRS液压止动器让驾驶体验不再是下饺子的流水线货色。标配智驾、全系高算力芯片、AI大模型语音,一副“年轻人我懂你”的老江湖模样。同行里底盘质感算得上出类拔萃,不敢说打倒所有对手,但用力一拳,邻座的确得抖三抖。
按常规推理,动机疑点不大。面对当下合资神车、造车新势力各显神通,深蓝S07的策略就是:用有限成本尽可能地给你更多,让你对“买新不如买二手”的老思想动摇一瞬。这是套路,也是无奈。也许,这场升级割肉,是为了在价格红海里多换一丝氧气——说到底,车市淘汰残酷,被市场冷脸的尴尬,没有哪家愿意尝第二遍。
我的观点向来不躁动,也不上情绪。深蓝S07此次的组合拳,只能说,对消费者是相对利好。该给的配置一并端上桌(无论是华为智驾还是8295P芯片,堆料堆到让人觉得这是一场‘拼多多’内卷),但真正的价值感受,还得看长期体验。荣耀借你一时,维修报价让你哭三年,这样的后路,不是没有前例。牌面升了,后勤跟不跟得上,这是每个新玩家要解决的老问题。目前深蓝S07的产品力的确给了“卷币者”们一丝喘息,至于优势够不够续集,那得看时间是不是朋友。
配置选择这关,对“理性消费者”来说,理应不是难题。Max与Ultra,两种组合。一方实用,一方享受,价差1万元,涵盖了音响、加热、座椅等一系列舒适配置,属于明码标价的消费分层。如果你习惯“两点一线”,车不求奇,只求稳,那Max版足矣。如果你买车是为了让生活仪式感更足,对“20扬杜比音响”有执念,不差那一万块,那Ultra版也合理。不存在“哪一个版本是冤大头”。痛快点,不必纠结。
动力系统的分野更像一道选择题。增程和纯电,各有胜场。增程无惧焦虑,但比纯电少一分纯粹和宁静;纯电便宜电价与丧失远行保障并存。CLTC续航230km与300km的增程版,差7000元,换更大电池和小幅功率,聊胜于无。本质上,这轮升级解决了一部分用户的“数值强迫症”,但没法覆灭出行场景上的全部焦虑。
推演到现实中,谁能笑到最后?简单讲,这是一场赛跑,不是拔河。深蓝S07开价不虚——但“品价比”这个词,跟“性价比”没有本质区别,无非多了一层“品控、体验、情绪价值”作外衣。请注意:市场最后检验的,从不是配置清单有多长,而是出钱买单的那一个“你”到底用得舒不舒服,哪怕他说不出专业名词,仅凭直觉给车下判决。
说到底,一台车的好与坏,90%都浓缩在细节里,剩下10%属于不可控因素。车市里谁都想扮演“卷王”,但只有时间能定义赢家。厂商把华丽硬件堆一车,不一定就能换来满分好评,人有时候不是理性的动物。别说买车,连选老婆都有人嫌“配置太高过于浮夸”。汽车产品,总归要落地到普通人每天的油盐酱醋茶里。
也许,下次有朋友试图用价格表挑战我的专业神经时,我会提前掏出降噪耳机——用AI大模型语音系统把他们的争吵消音。其实,理性者总是少数,吃瓜看热闹的永远挡不完。配置清单再厚,路才会给你答案。
至于,这场“加量不加价”的系列操作,真能让深蓝S07脱颖而出,还是像夜市小贩的吆喝昙花一现?市场的裁判永远没有剧透,你愿意信它一回吗?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