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有一款新车叫捷达VA7,上市的时候宣传得挺响亮,很多人都说它是大众速腾的“平价替代品”。
一听这话,不少想买车的人都来了兴趣。
毕竟,速腾在国内卖了这么多年,口碑一直不错,要是能花更少的钱,买到一台底子和速腾差不多的车,那听起来确实是件划算的事。
而且这台VA7价格也确实挺实在,最高配的车型办下来也就十四万多点,比同样配置的速腾能省下好几万块钱。
按理说,有大众集团的技术背景,价格又这么亲民,空间还特别大,这车应该很快就能在马路上常见起来才对。
但奇怪的事情就出在这里,这车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您在上下班的路上、周末出去玩的途中,是不是很少能看到它的身影?
这车就好像学会了隐身术一样,明明在卖,却又看不见。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了,这捷达VA7到底是台什么样的车?
它身上的“隐身咒”又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得先公平地看看这台车的优点,它能喊出“速腾平替”的口号,肯定是有自己两把刷子的。
首先最吸引人的,就是它那个“大”。
中国人买家用轿车,对空间的需求可以说是第一位的,要能舒舒服服地坐下一家人。
捷达VA7在这方面做得确实非常出色。
它的车身尺寸和轴距在同价位的合资车里头,算是相当拔尖的了。
具体坐进去是什么感觉呢?
一个身高一米八的成年人坐到驾驶位,调整好座椅,头顶上还有不小的空间,一点都不觉得压抑。
更让人惊喜的是后排,前排座椅不动,同样身高的人坐到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的靠背还有很远的距离,别说正常坐着了,就是想稍微伸展一下腿脚,甚至跷个二郎腿,都绰绰有余。
要是后排坐上三个人,也不会觉得肩膀挨着肩膀特别拥挤。
除了乘坐空间,后备箱也特别能装。
平时放几个行李箱、儿童推车,或者去超市大采购一番,那个深度和宽度都足够你用了。
对于很多刚刚成家,需要经常带着孩子和老人出门的年轻家庭来说,VA7的这个大空间,可以说是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他们的一个大难题。
再来说说开起来的感觉。
很多人买车看重一个词,叫“德系质感”。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车开起来感觉很扎实、很稳当。
捷达VA7毕竟是出自大众的MQB平台,这个平台的底盘调校技术还是很有功底的。
你开着它过一些坑洼路面或者减速带的时候,会感觉车子的悬挂处理得很干脆,没有多余的晃动和松散的感觉,能给人一种很强的信心。
它搭载的那台1.4T涡轮增压发动机,也是大众旗下用了好多年的明星产品了,技术成熟可靠,动力也足够日常使用。
在市区里开车,等红绿灯起步的时候,只要你舍得给油,提速还是挺轻快的。
在高速上跑到一百二的时速,车身也很稳定,不会有发飘的感觉。
方向盘的手感调得也比较舒服,不轻不重,指向也挺准,开起来很听话。
总的来说,在驾驶层面,VA7确实继承了大众车系那种好开、沉稳的优点,对于追求驾驶品质但预算又有限的消费者来说,这一点是有吸引力的。
既然VA7有这么多实实在在的优点,那为什么路上就是见不着呢?
问题就出在它的短板,以及当前这个竞争太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上了。
首先,为了控制成本,把价格降下来,VA7在一些地方做了明显的妥协,而这些地方恰恰是消费者每天都能接触和感受到的。
最明显的就是内饰。
你坐进车里,第一眼看过去,设计还算规整,但用手一摸,问题就来了。
中控台、车门板上,大面积使用的都是硬邦邦的塑料材质,敲上去是那种空洞的“梆梆”声,和速腾车里那种软性材料包裹带来的档次感相比,差距非常明显。
这种廉价感会让人心里产生落差,觉得这车不够精致。
另外,车里的智能化体验也跟不上时代。
那个中控屏幕,反应速度有点慢,有时候想调个功能,点上去要等一下才有反应,而且连接手机的功能也不太稳定,用起来的体验感不太好。
在现在这个连几万块钱的车都配上了大屏幕和智能车机的时代,VA7在这方面的表现确实有点拖后腿了。
还有就是隔音,在市区里低速行驶还好,一旦速度快起来,比如上了八十公里每小时,从车窗和底盘传来的风噪声和轮胎噪音就会变得很明显,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
这些细节上的不足,虽然不影响车子开,但却直接影响了用户每天的用车感受。
更核心的原因,在于品牌和竞争。
捷达,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是大众旗下的一款经典车型,皮实耐用。
但现在,它成了一个独立的汽车品牌。
这个转变,很多消费者还没完全适应。
在一些年纪稍长的购车者看来,车头挂的不是大众的“VW”标,心里总觉得差了点意思,会怀疑它是不是“正宗”的大众。
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面临的选择就太多了。
在10到15万这个价格区间,简直是汽车市场里竞争最“惨烈”的地方。
一方面,有大众朗逸、日产轩逸这些卖了很多年的老牌合资车,品牌响亮,群众基础好。
另一方面,也是对VA7冲击最大的,是咱们国产车的强势崛起。
你看看同价位的国产车,比如比亚迪的秦PLUS,人家是插电混动,不仅能省下一大笔油钱,还能上新能源牌照,在很多限牌城市这是巨大的优势。
再比如吉利的星瑞,用的是沃尔沃技术的2.0T发动机,动力强劲,内饰用料和配置水平,更是直接看齐二三十万的合资车。
年轻人拿着同样的钱,一边是内饰普通、配置不高的捷达VA7,另一边是技术更新、配置丰富、用车成本更低、看起来也更炫酷的国产车,很多人在权衡之下,自然会倾向于后者。
所以,捷达VA7就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论品牌,它比不过真正的大众;论性价比和科技感,它又被强大的国产对手全面压制。
它就像一个老实本分但有点偏科的学生,机械素质这一门功课还不错,但在设计、配置、智能化这些越来越被看重的科目上,分数却不高。
在今天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而且巷子口还站满了各种高手的时代,光靠着一个“德系背景”和“大空间”,已经很难打动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了。
这就是为什么捷达VA7虽然自身产品力不算差,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突围,最终导致我们在路上很难见到它的根本原因。
全部评论 (0)